邮箱:ahsklbgs@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智库>社科资源

%!title()!%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日期:2019-10-08 10:46
【字体:打印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

 

编者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安徽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70年来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包括安徽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动员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初心使命,勇于闯出新路,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安徽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编写了《新中国70年安徽大事记》。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1949年

10月1日—3日 安徽人民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前,历经近两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安徽获得全境解放。

11月30日—12月6日 皖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合肥召开,成立皖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选举曾希圣为主席。按照《共同纲领》规定,这次会议代行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

12月 上海私立东南医学院内迁至怀远县。1952年,从怀远迁至合肥,改为安徽医学院。

1949年 全省开展禁娼运动。安徽各城市解放不久,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逐步取缔妓院及卖淫活动,改造娼妓。到1952年底,全省妓院全部被查封,娼妓行业在安徽被彻底铲除。

1950年

1月1日 马鞍山矿务局成立。1953年2月19日改为马鞍山铁矿厂,1958年8月1日改为马鞍山钢铁公司(简称马钢)。

1月 安徽开始在偏远荒山建设国营林场。到1960年底,全省共建立国营林场128个,经营面积900多万亩。

3月 皖北行署公安局发布改造游民指示,对赌棍等连续三年未改者列为劳动改造对象,加以收容改造。6月,皖南行署公安局发出禁赌指示。到1953年底,全省赌博之风基本得到控制,社会治安好转。

5月 皖北区党委制定《关于整顿干部思想作风的计划》。8月,发出《关于整风工作的补充指示》。

同月 铜官山铜矿恢复建设。

6月上旬 华东水利部和皖北行署在蚌埠联合召开淮河水利会议。

6月 皖北、皖南两区总工会筹委会发动工人废除封建把头制度。

同月 皖北、皖南两区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上半年 全省开展禁毒运动。1950年2月,政务院发出《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后,安徽开展禁毒运动,到1952年底,全省所有烟馆、烟行全部被摧毁,烟毒基本禁绝。

6月—8月 皖北区遭受严重洪灾。全区受灾面积3160余万亩,倒塌房屋89万余间。受灾群众达990万余人,占全区人口的一半。全区动员数十万民工,堵口复堤600多处,挖通千余条沟渠,排水补苗。

7月 皖北区党委在合肥召开生产救灾紧急会议,开展生产自救运动。

7月—9月 毛泽东先后对治淮作出4次批示。在8月31日的批示中,毛泽东指出:“导淮必须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

8月20日—28日 皖南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芜湖召开,产生皖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选举胡明为主席。

8月 全省进行土地改革。第一期从1950年8月至1951年4月,基本完成皖南区各市县和皖北区安庆、六安、滁县、巢湖的土改。第二期从1951年7月至1952年7月,完成皖北区沿淮地区土改。经过土改,从政治上、经济上铲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结束了安徽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10月14日 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针。11月6日,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曾山任主任。

10月 皖北行署、皖北军区发布《治淮动员令》,号召皖北人民、治淮干部和部队指战员动员起来,团结起来,为实现毛泽东根治淮河的指示而奋斗。全区先后有300万民工、民兵,数万技术人员走上治淮工地。

同月 皖北、皖南两区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重点是打击特务、土匪、恶霸、反革命党团骨干及反动会道门头子五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通过镇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保障了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1953年底,全省镇反运动结束。

11月 皖北、皖南军区选调兵员参加抗美援朝。至次年7月,先后选派官兵41113人。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了李家发、许家朋等先进人物。

同月 华东区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在歙县成立。1952年,在屯溪、安庆分别成立了安徽省第一、第二血防所。

12月 皖北、皖南区党委相继发出《关于大力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时事宣传的指示》,要求各地把抗美援朝的宣传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利用各种会议和宣传形式,广泛开展宣传。

1951年

3月 皖北、皖南兴办农业互助组。至1952年春,常年互助组75万多个,临时性、季节性互助组37万多个,参加互助组人数达1450余万人,占农民总数的50%左右。

5月 皖南区党委印发《整党建党计划》,皖北区党委制定《整党工作计划》。

7月1日 安徽省自建的第一条35千伏田家庵—合肥输电线动工。

8月31日 皖南区公路大整修全面竣工。

11月 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皖南行署与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12月20日,皖南行署迁至合肥与皖北行署合署办公。

12月 安徽开展“三反”运动。“三反”的内容是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主要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安徽的“三反”运动经历了民主检查、“打虎”、定案处理和建设四个阶段,到1952年7月基本结束。

1952年

1月2日 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员会。省委由曾希圣、牛树才、刘飞、黄岩、李世农、李世焱、胡明、杨建新、孙仲德、苏毅然、桂林栖、张恺帆共12名委员组成,曾希圣任书记。省委隶属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1954年4月华东局撤销后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辖合肥、蚌埠、芜湖、安庆4个市委和宿县、阜阳、滁县、六安、巢湖、宣城、池州、安庆、徽州9个地委以及淮南矿区党委。省委机关驻合肥市。

1月9日 佛子岭水库开工建设,1954年11月5日竣工。水库位于霍山县淮河支流淠河东源上,总库容4.58亿立方米,设计控制流域面积1840平方公里。佛子岭水库大坝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大型连拱坝。

1月25日 永城县由安徽省划归河南省管辖。

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军区成立。刘飞任司令员,曾希圣任第一政治委员。4月24日,中共安徽军区委员会成立,曾希圣任第一书记,刘飞任第二书记。

2月 全省开展“五反”运动。“五反”的主要内容是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主要在城市工商业界开展。到7月底,全省城市“五反”运动结束。

同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工作委员会成立。

春 安徽省开始试办初级社。10月28日,省委发出《关于今冬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

5月 全省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到1954年寒假,全省先后在大中小学校以及文艺界、科技界、卫生界进行了思想改造运动,促进知识分子以新的精神面貌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6月1日 省委机关报《安徽日报》在合肥创刊。

同日 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

6月—11月 全省文艺界开展整风学习。

7月 全省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同月 全省开始在机关、企业、农村进行整党整风。11月3日,省委制定《安徽省整党建党工作计划》。至1955年春,整党整风基本结束。

8月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曾希圣任主席。

同月 全省国营工矿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9月 省政府决定打击水上霸头,对水上运输业进行民主改革。

10月 中共安徽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11月30日 省委发出关于调整公、私商业的指示,规定调整商品价格和公、私商业经营范围,取消对私商经营的一些不适当的限制,解决“五反”运动后私营商业的经营困难。

12月13日—20日 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816人,列席代表57人,代表全省党员103141人。曾希圣作《解放三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会议研究了安徽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发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步骤、措施,以及治理淮河、长江,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工作。

12月23日—30日 安徽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产生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选举曾希圣为主席。

1953年

1月5日—11日 省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安徽省民主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

1月5日—12日 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支部筹备委员会成立并举行首次会议,撤销民盟皖北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

2月3日 省委发出《关于执行和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的指示(草案)》。要求全省各级领导机关在1953年结合整党、建党及其他工作,从处理人民来信入手,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情况作一次检查,开展“新三反”运动。

2月20日—21日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视察安徽。20日,毛泽东乘军舰抵达安庆。21日,抵达芜湖。考察长江防洪,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2月 成立安徽省文史研究馆,毛泽东主席提名的光明甫先生担任第一任馆长。

3月16日—23日 安徽省首届工会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安徽省总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

4月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

同月 安徽省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经普查,全省人口为30663217人。

5月1日 铜官山冶炼厂正式投产,炼出新中国第一炉粗铜。

5月11日 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安徽省选举委员会成立,黄岩任主席。

5月15日 省委批转省农委《关于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报告》,指出目前部分地区互助合作运动中主要偏向是急躁冒进,贪多求大,甚至强迫办社,要求各地领导农民积极而稳妥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8月10日 安徽省黄梅戏演出队启程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演出,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及朝鲜军民。

9月6日 省委扩大会议提出粮食作物三项改革任务。农业“三改”是为解决安徽省淮河流域严重旱涝灾害而提出的改种避灾措施,基本内容是:(一)改变夏秋两季的收成比重,使夏季收成大于秋收;(二)改种高产作物和耐水作物,推广马铃薯和胜利百号山芋,沿淮地区逐步改种水稻,沿江地区改种双季稻;(三)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实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三改”从1953年开始,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期结束。

9月28日—10月1日 中共安徽军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安徽军区第一届党委常委会,曾希圣任第一书记。

10月 全省开始大力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1月12日 省委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合作社试办工作的指示》。

11月 省政府颁布《安徽省粮食计划收购暂行实施办法》《安徽省农村和集镇粮食计划供应暂行实施办法》《安徽省城市及工矿区粮食计划供应暂行实施办法》,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也称“统购统销”。之后,全省又对棉、油实行统购统销。

12月5日—20日 省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省工商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

1953年 安徽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

年初 省手工业合作总社提出《对安徽省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几点意见》。

2月9日—3月12日 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会议召开。会议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批判违背总路线的错误思想,要求加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作的领导,交流工农业生产的典型经验。

2月 安徽省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及私营工商界达成工厂内迁及公私合营协议。将上海私营立兴搪瓷厂迁到合肥,同时实行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迁到合肥、芜湖、蚌埠、安庆等地并实行公私合营的上海私营工厂,共有53户,分属十几个行业。

3月26日 梅山水库开工兴建。水库位于金寨县大、小梅山之间,总库容23.3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100平方公里,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连拱坝。1956年4月竣工。

春 全省农村出现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热潮。到4月底,全省新创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连同1953年底前创办的初级社,共达到7054个,经整顿后还有6827个。

4月1日—9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5月22日—26日 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支部第一届委员会。

5月 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下一个冬春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任务提前作出部署,确定到1955年春全省增办2万个初级社。9月5日,省委发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进一步明确办社任务,要求“各地应抓紧时间,加强准备,必须在明年三月底以前全部完成,并争取超过”。

5月—8月 安徽发生特大洪灾。境内长江、淮河干流溃决,内河堤防绝大部分漫堤决口。全省成灾土地面积3527万亩,受灾人口1500多万人,倒塌房屋310多万间,损失耕牛约20万头。

6月21日—25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安徽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安徽省第一届委员会。

7月 合肥市长江路动工兴建。该路东起长江路桥,西至大西门,全长2990米,是安徽省内较早兴建的高等级城市道路。

8月 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曾希圣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9月1日 省委印发《关于审查干部工作计划》。全省审干工作从1954年10月开始,到1958年3月底结束。

9月5日 省委发出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要求各地从农村工作基础和农民要求的实际出发,继续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常年互助组、初级农业社和高级农业社等多种形式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

9月25日—11月6日 安徽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安徽代表团演出的黄梅戏《天仙配》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和音乐奖;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庐剧演员王本银、丁玉兰,泗州戏演员李宝琴、霍桂霞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11月,《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黄梅戏艺术片,在国内外放映。

12月3日—9日 安徽省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12月 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安徽省委设立常务委员会,由曾希圣、黄岩、李世农、刘飞、李世焱、桂林栖、张恺帆、曾庆梅、王光宇共9名常委组成。

同月 省人民检察署改为省人民检察院,不再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

1955年

2月3日—9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曾希圣为省政协主席。

2月10日 省委批转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各地试办高级社情况的报告》。

2月14日 省委批转省委组织部《关于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的意见》。

2月28日—3月3日 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选举黄岩为省长。安徽省人民政府改为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简称省人委)。省人民法院改为省高级人民法院。

3月19日 省委转发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意见》,要求把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集中力量办好。

3月 省委发出《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10月,省血防所在合肥成立。

同月 安徽省民间歌舞参加全国群众业余舞蹈观摩演出大会。舞剧《刘海戏金蟾》、巢县民歌《姑嫂对花》被选拔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

4月14日 泗洪、盱眙县由安徽省划归江苏省管辖,萧县、砀山县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管辖。

5月 省委制定《中共安徽省委五年建党计划》,明确了企业、农村、学校建党的主要对象,要求在党内全面地、反复地贯彻中央“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克服和防止保守思想和急躁情绪。

6月 全省开展第二次镇压反革命运动。

7月 省委发出《关于发展和巩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的指示》,要求各地委、市委、县委、区委必须制定农村支部经常教育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下半年 毛泽东为安徽农业合作化文章写按语。毛泽东在他亲自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收录了9篇安徽省上报的文章,并为其中的6篇写了按语。其中,在《多余的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语中写道:“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8月6日—10日 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和地、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会议,传达和讨论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办社“翻一番”的指标,规定1955年冬至1956年全省再办3.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0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安徽省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修订草案(1953—1957年)》。要求1957年达到:粮食191.16亿斤、棉花76.5万担、生猪550.5万头、电1.52亿度、原煤493万吨、生铁17.5万吨、棉布96.29万匹。

11月1日 全省粮食供应开始实行按计划凭粮票售粮。全国通用粮票和安徽省通用粮票、安徽省定点粮票、安徽省粮票即日起开始使用。

11月4日 省委发出《关于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提出每个县可以先办1个高级农业社,领导骨干强的也可以试办2个。

11月7日—19日 中共安徽省第三次代表会议召开,传达党的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动员安徽党组织全力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历史任务。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11月8日 省委发出《关于加强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指示》。

12月底 全省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

1955年底 全省共接收新党员近16万名,全省党员有27万余人,支部1.2万余个。

1955年 全省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管理。

1956年

1月17日 省委作出《关于对农村集镇小商小贩的改造问题的决定》。

1月26日 省委批转张恺帆、吴文瑞《关于巢县柘皋镇私商情况和改造意见的报告》,要求全省范围包括所有农村集镇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在第一季度全部完成组织起来的任务。

1月 徽州专区撤销,并入芜湖专区。2月,中共徽州地委撤销。

2月20日—29日 安徽省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代表大会召开,宣布全省已基本实现合作化,会上成立了安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社。

3月17日 省委发出《关于知识分子工作要点(草案)》,动员全党重视与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3月21日 省人委印发《安徽省1956—1967年发展农业的规划》,提出了发展农业的总任务与农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国营农场、农业机械化等规划指标。

3月28日 省委发出《关于绿化工作的指示》,规划在7年内把宜林荒山荒地按规格、有计划种上树。

3月底 全省手工业系统内成立合作社、组3385个,社、组人员16.74万余人,占归口改造的手工业从业人员19.07万人的85.6%。至此,全省城镇范围的手工业初步完成了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化。

4月26日 淮南田家庵发电厂首期扩建的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

5月23日 响洪甸水库开工兴建。水库位于金寨县淮河支流淠河河源上,总库容26.32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1958年7月竣工。

7月2日—15日 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曾希圣代表省委作工作报告。大会选出中共安徽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9人,候补委员13人;选出安徽省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31人,候补代表3人。7月15日,省委一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产生第一届省委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处,曾希圣任省委第一书记。

7月23日 苏联援建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蚌埠肉类联合加工厂建成投产。

9月 磨子潭水库开工兴建。水库位于霍山县淮河支流淠河东源上,总库容3.37亿立方米,主要作用是结合佛子岭水库溢洪道扩大,使佛子岭水库的防洪功能提高到千年一遇的水平。1958年8月竣工。

10月12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铜官山市。1958年铜官山市更名为铜陵市,1964年撤销铜陵市,成立铜陵特区。1971年12月,铜陵特区改为铜陵市。

11月23日 省委、省人委发出《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指示》。

1957年

1月1日 中国民用航空局新开辟的上海—合肥—徐州—北京航线正式通航。

1月19日 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徽省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徽省第一届工作委员会。

1月 省委从省直机关抽调1320名干部(其中13名省委委员)下乡工作,帮助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领导春耕生产,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常委分别兼任一个县的县委第一书记。

2月14日 省委发出《关于包工包产的指示》,肯定并支持农业社以生产队实行包工包产、超产归队、减产赔偿的办法,并提出包工包产必须包实,包产指标一般不低于1955年的产量。3月26日,省委发出《关于推广田间管理工作包到户的通知》,指出田间管理工作包产到户的办法能够减少生产队零星配工和记工的麻烦,也可以发挥社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做好集体劳动、个人劳动和家庭老少劳动的安排。这是中共八大以后安徽关于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月3日—20日 省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期间,5月5日至7日,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在全省开展整风运动。25日,省委印发《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初步计划(草案)》。全省整风运动由此开始。

5月10日 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邀请100多名党外人士,就共产党的整风运动举行座谈。24日,省委邀请省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和党组织负责人以及省科学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就整风运动进行座谈。

5月25日—6月12日 省委统战部邀请省级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先后参加12次座谈,帮助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

8月15日—9月6日 省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要求全省继续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并决定在文教界、工矿企业和农村普遍开展“大鸣大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8月20日 省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在农村中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几点意见》。

10月13日 全省最后一条县际公路——潜山县源潭铺至岳西县城公路竣工通车,从而实现了全省县县通公路的目标。

11月初 省委颁发《关于结合农村整风进行整党工作的通知》。

12月6日—11日 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研究贯彻党的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审查批准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民性整风运动》《关于为提前和超额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关于进一步完成整编任务》3个报告。

1957年 安徽省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总产值达60.92亿元,年平均增长5.2%;工业总产值达18.09亿元,年平均增长16.9%;国民收入总额39.1亿元,年平均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1958年

1月5日—7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安徽。视察期间,周恩来向省暨合肥市处以上干部作《关于目前世界形势和整风任务》的报告。

1月14日 全省举行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誓师大会。此后,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1月 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制订安徽钢铁工业发展计划,确定在5至7年内,使铁产量达到52万吨,钢产量达到53万吨,煤产量达到400~500万吨。

3月1日 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宣传运动的指示》。

3月16日 省委在蚌埠召开有3300多名机关干部参加的大会,宣布了省委和淮委共同制定的《淮北水网化十条规定》。下半年,水网化发展为河网化,《淮北河网化初步规划报告》和《安徽省淮北河网化规划》相继出台。到1962年,淮北河网化全部停止。

3月 马鞍山铁矿厂炼出第一炉电炉钢,结束了安徽有铁无钢的历史。

同月 第一条省内航线合肥—阜阳通航。随后,合肥—芜湖—屯溪航线通航。

4月18日 省委发出广泛收集新民歌的通知。

4月24日—29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视察安徽。朱德先后视察马鞍山、芜湖、巢县、肥西、六安、霍山等地,参观马鞍山铁矿厂、芜湖造船厂、省博物馆、省农具研究所、合肥软木厂等单位。

4月 裕溪口煤码头竣工投产。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机械化内河港口。

5月 省委决定开发淮北煤田。到1960年底,矿区初具规模。

5月—8月 省委先后3次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发展安徽教育事业的决议(草案)》《关于加强党对学校领导的决议(草案)》《关于学校办工厂、农场,工厂、农场办学校的决议(草案)》,全面部署教育“大跃进”。

7月 全省粮食产量放“卫星”。7月31日,舒城县千人桥农业社放出亩产早稻11474斤的“卫星”。之后,全省粮食高产“卫星”不断升空,“浮夸风”愈演愈烈。

同月 省委、省人委决定成立省冶金工业指挥部,领导全省大办钢铁运动。8月3日,省委在佛子岭召开会议,作出《关于保证完成今年钢铁生产任务的决定(草案)》,确定当年生产生铁120万吨、钢35万吨。会后,各地掀起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

8月12日 淮河中游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蚌埠闸动工兴建,1962年建成。

8月19日 淠史杭沟通综合利用工程开工兴建。工程利用大别山区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水库丰富的水源兴建大型灌溉工程,受益范围包括安徽省14个县区和河南省2个县,设计灌溉面积安徽境内1000多万亩。经过几十年的续建和配套完善,淠史杭灌区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灌区。

8月21日 安徽首家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蚌埠平板玻璃厂动工兴建。1988年6月26日,国家“六五”重点项目——蚌埠平板玻璃厂浮法玻璃生产线建成试产。

8月26日 省委召开全省电话会议,传达中央北戴河会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精神,对办人民公社作全面规划。9月26日,省委召开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大办人民公社。10天之后,全省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入社农户721.9万多户,占全省总农户的99.9%。

8月 陈村水库(今太平湖)开工兴建。水库位于泾县,总库容24.76亿立方米,是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1971年10月竣工。

9月16日—20日 毛泽东视察安徽,先后视察安庆、舒城、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

9月 省委血防领导小组在繁昌县荻港镇召开湖泊地区灭螺工作会议。到年底,全省建立37个血防所、站,累计治疗血吸虫病人20多万,一些疫情较重的地方得到有效控制。

同月 梅山水库电站工程竣工,第一台1万千瓦的水轮机组开始发电。

同月 合肥工业大学成立。

10月16日—20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视察安徽,先后视察濉溪县、宿县、蚌埠、淮南、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

10月中旬 全省有379个人民公社办起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到1959年底,全省公共食堂有26万多个,90%以上农户在食堂吃饭。

10月21日 农工党安徽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农工党安徽省第一届委员会。

11月3日—6日 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选举黄岩为省长。

11月8日—11日 省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曾希圣为省政协主席。

11月 龙河口水库(今万佛湖)开工兴建。水库位于舒城县梅河镇,总库容7.8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1970年4月竣工。

12月24日—1959年1月16日 省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学习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部署整顿、巩固和提高人民公社工作。

1959年

1月21日 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决定全力整顿好人民公社,制定了比1958年更加“跃进”的各项指标。

1月 中共濉溪市委成立,属中共安徽省委直接领导。次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濉溪市。

2月12日 省委通知各地:原来农业社的生产队(即人民公社的生产小组)的户数、劳动力、耕地、牲畜、农具不作变动,初步纠正人民公社“一平二调”的做法。

3月9日—20日 省委召开省、专、县、公社和部分大队、生产队六级干部会议,着重研究人民公社所有制和“共产风”问题,决定对人民公社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三级核算,各计盈亏。会议还规定“生产队对生产小组也实行包产,小组可以经营副业”,使生产小组也有部分自主权。29日,省委发出《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规定(草案)》。至此,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生产制度、分配原则等逐步稳定下来。

3月11日 省人委发出《关于开放粮食市场的通知》,规定各地恢复粮食交易市场,多余的粮食可以在交易市场互相调剂。

3月26日 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成立。

4月28日—5月8日 全省第一届运动会在合肥举行。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14届省运会。

5月19日 省委发出《关于固定工农业方面劳动力的通知》。6月30日,省委发出《关于调配劳动力回农村生产的通知》,决定从全省工交、基建、财贸、文教及党政机关调配15万人回农村进行农业生产,同时要求各地人民公社抽回社办工业占用的过多劳动力。

6月25日 省委、省人委联合发文重申“坚持自留地制度”“办食堂一定要坚持自愿原则,进退自由”。省委整顿食堂的文件发布后,很多地方很快实行了“分户开伙”,实际上取消了食堂。

7月17日 省委转发合肥市委《关于大力恢复与发展小商品生产的意见的报告》,要求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小商品生产,以解决市场上小商品供应紧张的问题。

8月12日 省委发出《关于立即贯彻中央反右倾指示的通知》。

10月27日—29日 毛泽东视察安徽,先后视察了省委机关钢铁厂、合肥市郊蜀山公社、含山县长岗公社、马鞍山钢铁公司等单位。

12月 淮南矿务局原煤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414万吨,跨入全国重点矿务局行列。

1959年 合肥市百货大楼建成,营业面积6700平方米,当时为省内最大的商店。

1960年

2月19日—2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视察安徽,先后视察了合肥、淮南、蚌埠、金寨、宿县、蒙城、阜阳等地。

3月初 省委批转省计委党组《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提出比1959年更大更全面的“跃进”目标。

4月 安徽军区改为安徽省军区。

5月1日 芜湖造船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艘铝质长江水翼客艇。

6月6日—14日 安徽省首届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6月24日—2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视察安徽,先后视察了合肥起重运输机厂、合肥磨具厂、省委钢铁厂、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

7月—12月 省委在全省抽调6.1万名机关干部轮流下乡蹲点,加强对落后社、队的领导。同时,精简下放职工137万人,又从各行业挤出230万劳力充实到农业战线。

10月28日—11月2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陈云视察安徽,先后视察省博物馆、合肥江淮化肥厂、合肥起重运输机器厂、芜湖联盟化肥厂等单位。

11月28日—12月12日 省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制定《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十二条”指示的具体规定》,成为扭转全省农村严峻形势的起点。

1961年

1月2日 省委、省人委发出《关于突击治疗疾病、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紧急通知》。

2月18日—3月4日 省委召开地、市、县委第一书记会议,传达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精神,部署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2月 省委选定在合肥市郊蜀山公社井岗大队南新庄生产队进行责任制试点。3月6日,省委书记处会议讨论了南新庄试点经验,形成《关于包产到队、责任到人的问题(草稿)》。15日,曾希圣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向毛泽东汇报了责任田问题,得到默许。12月底,全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达到90%。

3月4日 国务院公布安徽省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25日 省委发出《关于进一步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的指示》。到年底,全省精简城镇人口82.2万人。

3月 撤销蚌埠专区,重设宿县、滁县两专区。

同月 重新设立徽州专区。

3月—4月 全省传达贯彻“农业六十条”,整风整社不断深入。

6月25日—7月19日 省委在岳西县石关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反思农业合作化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批“左”整风,同时总结试行责任田的经验,讨论进一步完善“责任田”的办法,形成了《关于实行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办法的报告》。

7月8日 毛泽东赴南方视察途经蚌埠,听取安徽推行农业生产责任田的汇报。毛泽东在听完“责任田”的汇报后表示:“你们认为没有毛病就可以普遍推广。”

8月12日—20日 省委召开轻工业书记会议,提出压缩重工业生产,发展轻工业、手工业生产,增加日用工业品,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增加财政收入。

8月 省委开始对1957年以来在各项政治运动中受过批判和处分的党员和干部进行甄别。9月,省委批转省委组织部和省委监委《关于认真做好甄别工作的意见》。

1961年 部分国营工业企业试行“工业七十条”。

同年 全省缩小人民公社规模。

1962年

2月28日 省委发出《关于当前工作的指示》,就坚持和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作出规定。文件还要求各地全力抓好生产,特别是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首位,逐步解决人民吃穿用的问题。

2月 中共中央决定李葆华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调离安徽。6月,李葆华任中共安徽省军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

3月20日 省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关于改正责任田办法的决议〉的通知》,全省开始改正“责任田”。

3月 全省各地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5月3日 省委批转省计委、省经委党组《关于工业企业调整意见的报告》,关、停、并、转一批企业。

5月10日—18日 省委一届十二次全会召开,要求坚决缩短工业、基本建设战线,大力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

6月18日 省委召开地、市监委书记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

6月21日—7月3日 省委召开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在山区实行以林为主的生产方针和“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

8月10日—25日 省委、省人委在黄山召开全省知识分子会议,检查了安徽近几年来在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1962年起 中央给安徽省下达两年内减少城镇人口106万和精简职工53.7万人的任务。

1962年 安徽省高等学校开始全面执行中共中央1961年9月15日批准试行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63年

3月 全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召开。当年全省商业系统掀起勤学苦练基本功热潮。

3月起 全省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4月 省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的指示的部署意见》,在全省1.4万多个县级以上单位80余万干部职工中开展城市“五反”运动,并将其和增产节约运动结合在一起。

4月—5月 全省开始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之后,社教运动在农村普遍开展。

5月8日 省人委批转省计委《关于进一步调整工业企业的报告》,继续关、停、并、转一批企业。

7月23日—30日 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李葆华代表省委作工作报告。31日,省委二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李葆华任省委第一书记。

9月 省委批转省委精简小组《关于精简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简工作意见的报告》,要求力争10月份以前完成原定精简计划和任务。

10月19日—20日 朱德视察安徽,先后视察安徽农学院、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大蜀山等地。

11月18日 马钢试轧成功中国第一个国产火车轮箍。1964年7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直径840毫米辗钢整体车轮在马钢轧制成功。

12月9日—27日 省委、省人委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讨论和审议安徽省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64年

3月16日 省委发出《关于组织地委书记一级干部学习马、恩、列、斯和毛主席著作的通知》。这次学习高潮一直持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

4月 省教育厅设立半工(农)半读教育局。10月26日,省委、省人委批转省教育厅《关于积极试办和发展半工(农)半读教育事业的意见》。

7月12日—13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安徽,就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作出指示。

8月23日 省委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意见(草案)》。9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规定的修正草案的通知》下发后,安徽的社教运动逐步升级,把绝大多数基层干部当做“四清”(开始是清工分、清账目、清财物、清仓库,9月后变成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的对象。

9月 华东局国防会议确定安徽省在1965—1967年三年内建成11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专业厂和小型厂,总计达上百个军工生产厂和配套单位及70多个科研所。随后,省委开展小三线建设筹备工作。

9月20日—30日 省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李葆华为省政协主席。

9月21日—29日 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选举黄岩为省长。

9月 省委重新调整城市社教运动部署,决定城市社教运动首先从合肥市和省直机关开始,逐步推向全省。

12月 怀远涡河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285.5米,是安徽兴建的第一座大跨度石拱桥。

1965年

1月20日—26日 省委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着重传达和学习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重新部署“四清”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当前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工农业生产等工作的部署意见》。

1月 安徽劳动大学在宣城县叶家湾正式成立。

4月30日 省委决定成立安徽省三线建设指挥部。当年,全省开展“小三线”建设项目16个。

5月 巢湖专区重新设立。中共巢湖地委同时成立。

8月26日 马鞍山钢铁公司被誉为“江南一枝花”。 10月,《安徽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专题报道和社论,中央新闻制片厂还摄制了《马钢工人赶大庆》纪录片,马钢“江南一枝花”的美誉在全国普遍传开。

9月23日 淮南化肥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5万吨合成氨。

11月15日 毛泽东在蚌埠与李葆华、李任之、王光宇谈话。主要谈三线建设问题、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农业生产问题等。

1965年 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在调整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全日制学校计有普通高等学校15所,在校生1.93万人;普通中学665所,在校生26.92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13所,学生4.08万人;小学10.58万所,学生490.4万人;幼儿园338所,在园幼儿4.32万人。

1966年

2月9日 省委发出《关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通知》,全省掀起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5月18日 省委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指示的通知》,“文化大革命”很快在全省发动起来。

6月12日 省委决定改组《安徽日报》编委会。1967年1月,《安徽日报》被改为《新安徽报》。1971年10月1日,省委将《新安徽报》恢复为《安徽日报》。

8月中旬 全省出现红卫兵组织。

8月27日 合肥发生“八二七事件”。8月26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学生贴出《炮轰安徽省委司令部——造李葆华的反》的大字报。当天夜里和27日全天,与持不同意见的机关干部、职工、学生发生严重冲突。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八二七事件”。

11月 新汴河工程动工。该工程是一条人工河道,全长127.1公里,主要是为沱河和濉河上游6562平方公里的积水开辟一条新的排水出路,减轻洪涝灾害。工程于1970年5月竣工。

1967年

1月26日 省委、省人委被造反派夺权。

3月1日 省革命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临时负责全省的工农业生产。

3月2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安徽问题的决定》。

4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成立。

4月 省军区设立“三支两军”办公室,派出大批干部、战士到地方执行“三支(支左、支工、支农)两军(军管、军训)”任务。1974年1月,省军区撤销“三支两军”办公室。

6月7日 省军管会发出《关于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六·六通令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群众组织立即停止武斗,坚决刹住打、砸、抢、抄、抓的歪风。7月8日,省军管会发出制止武斗的紧急呼吁书。

10月26日 中共中央改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由李德生任主任。11月,李德生任省军区司令员,张文碧任省军区政治委员。

1968年

1月中旬 全省大多数大、中、小学校开学复课。

4月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批准成立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李德生任主任。省革委会下设办事组、政治工作组、人民保卫组、生产指挥组(简称“四大组”),“四大组”又分别设若干小组。“四大组”及其各小组取代原省委和省人委的大部分工作机构的职能。

4月—8月 全省直辖专、市陆续成立革命委员会。

12月22日 省革委会发出《关于坚决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新指示的通知》。此后,全省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

12月26日 省革委会召开首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交流两年来各地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经验。

1969年

1月28日—2月4日 省革委会召开迅速普及农村广播网会议,总结、交流建设广播网的经验,讨论、制定普及农村广播网计划。

2月21日—3月3日 省首届工人、贫下中农、大中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召开,省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大中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同时成立(即工代会、贫代会、红代会,简称“三代会”)。

3月 巢湖汽车配件厂自行设计、制造出江淮牌载重汽车,结束了安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4月11日 安徽省农机一厂试制成功江淮40型拖拉机。

8月9日 省革委会发出《关于编制7年(1969—1975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力争在7年内建立一个小而全的适合安徽情况的独立的工业体系。

11月15日 中共中央批准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成立,李德生任组长。

12月18日 省革委会决定调整本省大专院校,原有14所大专院校,撤并8所,保留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安徽工农大学(由合肥师范学院和皖南大学合并而成,后改为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劳动大学、安徽医学院6所。

12月26日 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开工兴建。该工程以抽引长江水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排涝、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安徽省继淠史杭工程之后的第二大灌溉工程。工程地跨安徽、江苏两省9个县、市,设计灌溉面积365.4万亩。1972年第二期工程初步建成,随后进入续建配套和管理运营阶段。

1970年

1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北京迁至合肥,在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办学。

2月—8月 全省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即打击现行反革命,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

6月 芜湖船舶修理厂自行设计、制造出国内第一艘内河喷水式浅水客轮。

7月15日 合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701型黄山牌黑白电视接收机。

7月21日 省革委会决定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培养中、小学师资,学制半年至一年。

7月 省革委会召开农村合作医疗现场会议,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合作医疗,迅速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

9月5日—15日 全省轻纺工业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全省轻纺工业在第4个五年计划期内要做到 “三个实现”,即在两三年内实现轻工业产品省内自给;实现在1975年除棉布以外的轻工业产品取消票证,敞开供应;实现工业总产值“四五”时期翻2至3番,由1970年的15亿元增加到45至60亿元。

9月27日 合肥起重运输机械厂试制成功国内首台3吨侧式自动装卸车。

9月30日 合肥锻压机床厂制造出国内第一台双动四柱子液压机。

10月1日 青(龙山)阜(阳)铁路建成通车,铁路全长141公里。

10月中旬 省革委会召开公社以上四级干部参加的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传达北方农业会议精神,号召全省农业学大寨。

10月 省6所高校开学,3000多名工农兵学员进入大学。

11月5日 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编制下达《1971年和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提出以战备为纲,加速小三线建设等目标。

11月15日 省革委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入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

1971年

1月1日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凤凰山铜矿建成投产。

1月15日—21日 中共安徽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050人,列席代表61人,代表全省党员944237人。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安徽省第三届委员会。21日,省委三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李德生为省委第一书记。

2月 全省开展清查“五一六”运动。1974年底运动结束。

3月24日 芜(湖)铜(陵)铁路通车。

4月 濉溪市改为淮北市,中共濉溪市委改为中共淮北市委,仍属中共安徽省委直接领导。

同月 全省第一条220千伏淮南—合肥输电线路投入运行。

9月15日 省委发出《关于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的决定》,提出要学根本,抓好典型,在全省掀起一个“学大庆,赶大通(指淮南大通煤矿),夺取工业新胜利”的新高潮。

9月29日 淮南田家庵—宿县110千伏输电线投产并与徐州联网。该线路是连接淮南、淮北两大电网的动脉。

10月2日—6日 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传达《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对林彪反革命集团进行揭发批判。11月19日至22日,省委再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深入开展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推动各项工作。

11月19日 茨淮新河工程动工兴建。该工程是当年安徽最大的治淮骨干工程,全长134.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60平方公里。1985年竣工通航。

1972年

1月12日 淮南发电厂第一台12万千瓦机组投产。

2月 合肥平板玻璃厂建成投产。该厂是全省唯一的大型平板玻璃企业。

3月29日 省委印发《关于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政策若干问题的决定(试行草案)》。

5月15日 全省县以上电信局开放国际电话。

8月 淮北选煤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选原煤200万吨,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选煤厂。

11月8日—23日 省委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要求1974年实现全省粮、棉、猪超“纲要”,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1973年

2月8日—15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批林整风”为纲,批判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加强各级党委建设,把各项事业促上去。

2月 省委决定成立马钢建设指挥部,开始马钢的扩建工程。扩建后生产规模的设计能力为年产钢200万吨、铁250万吨。

4月29日 芜湖长龙山—南京龙山220千伏线路投入运行,安徽与江苏、上海220千伏电网联网。

5月1日 淮南—合肥—芜湖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并正式送电。

6月29日 省委决定成立淮南、淮北两个煤炭基本建设局,由此开始两淮新矿区建设。

10月30日 省革委会发布《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作出男女青年晚婚等规定。

12月18日—25日 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召开第一次全省环境保护会议,拟定全省环保规划和措施,明确环保的重点和要求。

1974年

1月7日 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代表大会在萧县郭庄召开。

3月27日 国家计委批准同意在安庆市建设一座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炼油厂,并相应利用成套进口设备建设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联合装置。7月动工兴建,1977年12月,安庆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竣工投产,结束了安徽不能炼油的历史。

6月22日 省委发出《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意见》。7月中旬,省革委会召开座谈会,对在“批林批孔”斗争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问题,进行具体部署。

7月18日—24日 省委召开会议贯彻中央《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全省1至6月连续下降的工业生产开始回升。

11月28日—12月1日 省革委会在长丰县召开普及小学教育工作会议,要求1975年全省农村普及小学五年制教育。

1975年

3月11日—21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工作会议精神和邓小平关于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的指示,着重讨论落实安定团结的方针,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从4月份开始,全省工业生产开始全面回升。

3月26日—4月1日 省革委会和省军区召开整顿铁路秩序会议,号召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整顿铁路运输秩序。

6月8日 省委、省革委会召开全省广播大会,传达中央关于抓好钢铁生产的指示,号召全省广大干部努力完成当年钢铁生产和整个工业生产计划。

8月18日 省委决定撤销省革委会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人民保卫组已于1月撤销)。

9月19日 省委批转省委组织部《关于省直机关建立党委或党组的意见》,规定省革委会所属各委、局、室等办事机构和人民团体,凡是有厂矿企事业等下属单位的可设立党委;没有或基本上没有下属单位的,则设立党组。凡是中央明确指示要建立的单位如公安局,应建立党委。

9月21日 津浦铁路复线蚌埠淮河双线铁路大桥建成。

10月30日  省计委、省建委发出《关于印发我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等四个文件的通知》。

1976年

1月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逝世,安徽人民沉痛哀悼。

2月 省委、省革委会召开全省计划会议,检查全省“四五”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制定今后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和1976年年度计划。

7月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逝世,安徽人民沉痛哀悼。

7月 安徽省接收河北省唐山大地震受伤人员,设立84个收治点,共接收治疗16457名伤员。安徽省还为支援唐山地震灾区做好物资供应工作,8月上旬,蚌埠土产站以最快速度发运北京11万条芦席、天津4万条芦席、唐山15万条芦席和6万根毛竹。

8月21日 省地震局向省委、省革委会上报《防震减灾应急措施(草案)》,这是安徽省制定的第一个地震应急方案。

9月9日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逝世,全省各级党、政、军机关,工厂、企业、农村、学校等以多种形式进行沉痛悼念。18日,省暨合肥市30万军民在省体育场召开追悼大会。

10月4日 省委作出《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决定》。

10月23日 省暨合肥市20万军民集会庆祝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庆祝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

12月26日 淮北矿务局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跨入全国重点矿务局行列。

1977年

3月29日 省革委会、国家煤炭工业部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加快两淮煤炭基地建设的报告》。

4月 安徽无线电厂与第四机械工业部六所、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成功的全国第一台DJS—050微型计算机通过部级鉴定。

6月16日—20日 中共中央解决安徽省委领导问题,决定由万里担任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委。

6月26日—7月1日 在全省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军队干部全部撤回部队。

6月 全省各级党组织开始开展复查和纠正冤、假、错案的工作,要求大力抓紧做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冤、假、错案的复查、纠正工作,同时复查1957年后到“文化大革命”前历次政治运动中错误处理的案件。

7月3日 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部署揭发批判“四人帮”。

7月15日 省委召开向科学进军大会,动员全省科技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和职工,响应党的号召,尽快把科学研究搞上去,为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9月 省委在全省开展整党整风和各级领导班子的整顿建设工作,切实解决由于“四人帮”的破坏而造成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

10月25日—29日 省革委会召开全省高校、中等专业(技工)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传达全国招生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全省的招生工作。当年全省报考人数达44.7万人,共录取26024人,其中高校录取12104人。

11月15日—22日 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着重讨论研究当前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经济政策问题,制定《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又称为“六条规定”,强调保护和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11月26日 全省第一座淮河公路大桥——五河大桥通过国家验收。

12月14日 合肥骆岗机场建成通航。

年底 安徽省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九三学社成立临时领导小组,恢复、建立地方组织和发展成员。1978年2月28日,省委决定撤销省民主党派联合办公室,恢复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民族宗教工作省级机构。

1978年

1月7日—15日 省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召开,选举顾卓新为省政协主席。

1月9日—14日 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万里为省革委会主任。

2月21日—27日 安徽省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会议讨论、修改安徽省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会议表彰先进集体323个、先进个人282个,奖励658项优秀科技成果。

2月25日 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万里在会上提出“农村在农业生产大忙季节,要以农业生产为中心”。

3月16日 《人民日报》就中共安徽省委解决科技人才用非所学问题发表“编者按”,指出安徽省委解决知识分子用非所学问题的经验值得重视,各级党委要像安徽省委那样重视人才。

3月18日—31日 全省有12个先进集体、22位先进工作者和277项优秀科技成果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

4月 根据中央指示,省委成立安徽省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统战部,领导全省进行了全部摘帽和复查改正工作。

5月 省委正式恢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6月5日—18日 省委、省革委会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招生工作。

6月下旬  共青团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地、市、县团委负责人会议,提出加紧恢复、整顿、建立各级团的领导机构。

8月12日—16日 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召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研讨会,100多人参加研讨。

8月 全省恢复中共省、地市、县委书记分别兼任省军区、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治委员的制度,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主要领导人参加同级地方党委。

9月 省委作出借地度荒决定。当年全省发生大旱,大部分地区10个多月没有下过透雨。旱灾造成6000多万亩农田受灾,400多万人饮水困难。面对严重旱灾,省委作出借地度荒的决定。借地度荒激发了农民的抗灾热情,使全省超额完成了秋种计划。

10月17日—24日 全省地、市委宣传部长座谈会召开,推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10月25日 省建委批准成立安徽省宁国水泥厂。宁国水泥厂是在原上海胜利水泥厂扩建工程基础上建设的,1978年国家建委批准原上海胜利水泥厂扩建工程移交安徽省建设。此为安徽海螺集团的前身。

11月24日 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创立包干到户,以“托孤”形式,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确定在完成国家和集体提留任务后,剩下的全归农户所有。这就是后来风靡全国的“大包干”。

12月 省委、省革委会决定山区实行“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纠正过去山区“以粮为纲”的方针。

1979年

1月3日—18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全省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讨论如何把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搞上去。会议强调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好,要解放思想。

1月19日 省委三届十五次全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安徽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李世农任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2月27日 省委、省革委会发出通知,撤销地区革委会,设立行政公署,作为省革委会的派出机构。

同日 安徽省开放粮油集市贸易。在完成国家粮油征购任务后,允许粮油上市。

3月15日 《人民日报》发表所谓“张浩来信”,指责包产到组破坏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要求予以纠正,在安徽引起极大震动。经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张浩来信”风波很快平息,安徽农村改革继续前行。

3月15日—21日 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大办各种集体事业,做好知识青年安置工作。10月4日,省委、省革委会发出通知,要求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鼓励和扶持集体所有制企业,进一步做好待业青年安置工作。

3月19日—21日 法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问合肥。访问期间,举行了报告会,介绍了法国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情况,参观了合肥部分高校。

4月 蚌埠市在全市工交、财贸企业试行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办事效率普遍得到提高。8月15日,省委转发《关于蚌埠市扩大企业自主权问题的调查报告》,要求全省各地结合本地情况予以推行。10月9日,省革委会发出《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了扩大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方面权利的10条措施。

5月25日 省委发出《关于认真结束好揭批林彪、“四人帮”运动的通知》,要求本着严格区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定性处理、审查结论工作,认真结束好“揭批查”运动,顺利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5月 中共安徽省委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领导小组成立,开展调查摸底及认定身份工作,分别不同情况落实政策,作出安排。

6月14日 省委印发《关于试行超计划利润奖的意见》,规定企业在完成国家下达的经济技术指标基础上,按一定比例提取超计划利润作为企业内部奖金。

7月10日—16日 邓小平视察并游览黄山。在此期间,邓小平听取了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的工作汇报,提出安徽要“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发展好旅游事业和山区经济。

8月21日 省委指示在全省继续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要求联系安徽实际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

9月10日—30日 万里率安徽省代表团访问美国马里兰州。

10月4日—9日 全省物价工资会议召开,提出要利用价值规律作用,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合理调整物价,适当调整工资,贯彻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12月19日 省委批转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的情况报告,强调要大胆选拔使用中年干部,大力培养青年干部,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搞好传、帮、带。

12月24日—1980年1月1日 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召开,张恺帆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12月25日—31日 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依法选举产生省人大常委会,将省革命委员会改为省人民政府。顾卓新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劲夫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1980年

1月1日 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标志着省人大常委会开始依法行使职权。

1月2日—5日 省委召开全省工业会议,围绕“如何把安徽工业搞得快一些、步子迈得大一些”中心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要了解市场,懂得市场,学会做生意,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要把调整的重点放在大力发展轻纺工业上。

1月2日—11日 省委召开全省农业会议,总结了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认为联系产量责任制比不联系产量责任制增产效果更好。万里在会上指出,包产到户不同于“分田单干”,应当承认它是责任制的一种形式。

1月 国务院批准,芜湖地区行署由芜湖市迁驻宣城县,改名为宣城地区行署,所辖芜湖县划归芜湖市管辖;撤销池州行署,其所辖东至县、贵池县划回安庆地区管辖,太平县、石台县划回徽州地区管辖,青阳县划归宣城地区管辖;将徽州地区宁国县划归宣城地区管辖。

3月15日—20日 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精神。24日,省委发出《关于以学习、贯彻〈准则〉为中心对全省党员、干部进行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

3月28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芜湖海关。4月10日,国务院批准芜湖港为对外贸易港口。

3月 万里调中央工作,张劲夫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4月26日 省政府决定在亳县、怀远等9县和安庆市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改革试点。1982年,全省实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

5月31日 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谈话中指出:“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谈话很快传到安徽,对全省推行以双包到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6月10日 安徽省与美国马里兰州正式签署友好省州关系协议书。截至2019年7月,安徽省共与世界六大洲39个国家缔结96对友好省际(城市)关系,其中省级22对,市级74对。

7月2日 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安徽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试行)》,这是安徽省人大历史上制定的第一部法规。

7月10日—14日 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工作座谈会,重点讨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问题。

7月13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规定,所有集体所有制企业,都要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8月4日 省政府颁布《安徽省个体经济工商税收试行办法》,规范了个体工商户税收工作。9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支行在全省率先开办向个体工商户贷款业务。

9月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肥、芜湖、蚌埠支公司正式开业。

11月19日—25日 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召开全省建设文化中心经验交流会,推进建设农村文化中心工作。

12月12日 省政府发布《安徽省环境管理规定》,确定在全省逐步实行征收排污费制度,建立环境统计年报制度。

1981年

1月4日—9日 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围绕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团结这个中心,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1月11日—19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根据中央确定的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省委提出:基建要下,生产要上,开支要减,财政要平,物价要稳,市场要活。

2月25日—3月3日 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周子健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3月12日 省委宣布全省林业建设奋斗目标:从1981年起,用5年时间,实现平原和丘陵地区“四旁”的绿化;用10年时间,绿化宜林荒山,使全省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4%提高到25%以上。

4月26日—5月3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大学党委书记、校(院)长会议,讨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5月6日 省委批转省总工会党组《关于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确定要逐步恢复和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6月6日 省文艺界庆贺文学创作获奖大会召开。会议表彰先进,鼓励创作,以推动安徽文学艺术事业获得新发展。近年来,安徽省文艺创作蓬勃发展,产生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成果。鲁彦周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6月25日—29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部署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要求力争在1982年春基本完成。9月19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稳定山林权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具体细化了林业“三定”工作的内容。至1983年6月,全省林业“三定”工作基本结束,80%以上山场确定了生产责任制。

7月11日 省委、省政府批转省科委《关于贯彻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意见》,提出全省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抓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开展经济技术的调查研究,加强厂矿企业的科技工作,大力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7月13日—20日 省委召开省、地(市)、县三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把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为下半年中心工作之一。

7月27日 上海纺织局援外考察组抵达合肥。为加快安徽纺织工业发展,应安徽省委、省政府邀请,上海市纺织系统组织了由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察和帮促团队,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对安徽各地纺织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拟定帮促计划,传授技术和管理经验。1982年1月1日,全国最早实行跨地区联合的企业——沪皖纺织联合开发公司在马鞍山市成立,由安徽省纺织厅和上海纺织局合资经营。

8月1日 省委发出《关于工商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问题的通知》,确定要尽快按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建立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包干责任制,在企业内部推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

8月 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凤阳县考城公社率先试行。1983年2月8日至9日,省委召开地、市委农业书记会议,部署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上半年结束14个县的试点工作,下半年在全省全面铺开。1984年春,全省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全省3300多个人民公社被撤销,设立乡级基层政权组织,实行党、政、企分设。

10月19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抓紧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要求各地抓紧落实水面权,建立渔业生产责任制。

11月12日 省直暨合肥市直属机关处以上干部会议召开。19日,全省地、市经委主任会议召开。在这两次会议上,张劲夫提出要大力抓工业,学上海、学沿海,尽快把安徽工业生产搞上去。

1982年

1月21日 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决定》。

1月28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社队企业的决定》,确定在计划指导下,放手发展,阔步前进,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为主,大力发展社队企业。

2月18日 省委、省政府批转省财贸办公室《关于完善商业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意见》,要求把实行责任制和企业整顿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单纯追求利润做法,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2月 省委发出《关于开展“五讲四美”“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搞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推动“五讲四美”活动的深入开展。

3月16日—20日 省委召开关于进一步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会议,要求防止右的和“左”的两方面干扰,注重调查研究,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实事求是。

3月22日—24日 省委召开小城镇建设座谈会。会议提出加强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积极发展小城镇经济,使其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

3月 省委决定撤销政法小组,成立省委政法委员会。

4月8日 周子健代理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4月22日—27日 中共安徽省代表会议召开。周子健作《增强党性,端正党风,发挥党在新时期的工人先锋队作用》的报告。

6月1日 省政府批准建立6个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保护区、清凉峰保护区、马鬃岭保护区、皇藏峪保护区、皇甫山保护区、扬子鳄保护区。

6月15日 芜湖港首次发航万吨级远洋货轮。

8月19日 省委批转省纪委《关于检查纠正“农转非”户口中不正之风的情况报告》。全省检查纠正“农转非”户口中不正之风工作从1981年底开始,1982年底争取完成。

9月13日 省委发出《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十二大文件的通知》。

11月29日—12月3日 全省财贸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清除“左”的影响,建立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开放流通体系。

12月10日—15日 省委召开全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20日,省委发布《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为中心,着重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一次党的农村现行政策教育。

12月20日 省委发布《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在今后几年内切实抓好以新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使党员教育走向系统化、经常化、制度化。

12月21日 省委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见》。到年底,全省实行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达到总数的98.8%。

1983年

1月 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傻子瓜子”获得国家注册商标。1984年7月1日,芜湖市“傻子瓜子”公司成立。

3月30日 省委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安徽省领导班子配备的通知》。中央确定,黄璜任省委书记,王郁昭任省长,李世农任省顾委主任,徐士奇任省委纪委书记,杨蔚屏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恺帆任省政协主席。其中有关职务的变动,需按相关法律和章程程序办理。

4月14日 省直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省直机关和地、市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在9月底以前完成。1984年进行县级机构改革。至1984年9月,全省各级党、政、群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基本结束。

4月21日—28日 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召开,张恺帆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4月23日—29日 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批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杨蔚屏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郁昭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5月2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商品生产的若干规定(草案)》。

5月30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安徽省总队在合肥成立。

6月1日 全省企业利改税第一步改革开始实施,实行所得税和调节税两个税种。1984年10月1日,全省企业第二步利改税工作开始进行,由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

6月24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的决定》。9月19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工作的决定》。

7月1日 省委发出《关于认真宣传和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

8月11日—15日 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决定精神,制定了战役部署和第一战役的行动方案。确定到1984年春节前为第一战役,分两个阶段实施,重点打击7种犯罪分子。

9月 中共安徽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由省委工作机构升格为省级领导机构。

10月27日—11月1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讨论部署整党问题,计划在3年内全省分两期进行整党。11月,省委成立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12月3日,省直机关整党动员大会召开。1987年6月,全省整党工作基本结束。

11月24日—30日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召开,讨论了如何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的问题,提出了坚决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改革领导班子的结构和干部制度,认真搞好全面整党等主要任务和6项具体任务。

12月1日 省政府决定,从即日起实行粮食多渠道经营。

1984年

1月20日 省政府发布《安徽省乡(镇)财政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要求全省各地在政社分开后,应立即建立乡一级财政。

1月29日—2月3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问题。

2月20日—25日 全省城镇劳动就业工作会议在界首召开,总结分析全省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形势,提出了工作任务。从1979年到1983年,全省共安排110多万人就业,缓和了城镇就业矛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工商企业经济责任制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完善工商企业经济责任制。

4月上旬 省委、省政府发布发展县级经济12条措施。

4月14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保护和支持专业户发展商品生产的若干规定》。

4月19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改革企业干部管理制度的若干规定》《关于城镇新办集体经济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5月15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尽快打开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工作新局面的通知》。1984年,全省签约利用外资329万美元,比1983年增长5.6倍。

同日 省委、省政府批复蚌埠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6月 省公安厅发出《关于农民自理口粮到城镇落户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落户、务工、经商和开办服务业。

7月25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鼓励乡镇、村队、联户、农村专业户和个人兴办企业,允许城市国营、集体单位和居民到乡镇办厂、开店、搞运输。

7月29日 安徽省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夺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

7月 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国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

9月25日 淮南平圩发电厂开工建设。该厂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五”期间全国12个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之一,设计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分别于1988年、1993年投产运营。

9月 省委、省政府召开建设安徽长江经济带座谈会,提出“工贸并举、内外相连、城乡结合、各具特色、综合发展”的建设指导思想。

10月22日 邓小平在中顾委全体会议讲话中谈到雇工问题时指出:“雇工问题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11月5日 省政府发布《安徽省劳动合同制试行办法》。

11月7日—12日 省委举行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月1日 省农牧渔业厅副总工程师赵乃刚研究的“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及其工业化育苗工艺”获1984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12月16日 省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改进我省计划体制的若干意见》,变过去以指令性计划为主为指导性计划为主。

12月22日—28日 中共安徽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基础上翻两番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29日至31日,省委四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黄璜为省委书记,批准赵保星为省纪委书记。

1985年

1月24日—27日 上海市代表团访问安徽,签署《上海市—安徽省关于加强经济技术协作会谈纪要》。28日,安徽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签订协议,确定上海市将皖南“小三线”80个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无偿移交给安徽省。

1月29日—2月4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转移;调整主要农产品收购政策,取消统购制,实行合同定购;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进一步做好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服务工作。

3月4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暂行规定》,加快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3月7日—14日 省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召开,杨海波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3月9日—16日 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王光宇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3月 省委批转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向全省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这是新时期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至2019年,共实施7个五年普法规划。

5月3日—9日 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确定在15个城市全面推开经济体制改革,并在22个县进行县级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改革涉及财政、税收、计划、信贷管理、外贸、劳动人事制度等。

6月15日 省政府批转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内经济技术协作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对国内来安徽进行经济技术协作采取激励政策。

7月24日 省政府批转省建设厅《关于在部分城市实行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的报告》。

8月13日—17日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到1990年,全省全面普及小学教育,到2000年,完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形成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27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8月20日—9月10日 安徽省首次大型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合肥举行。

8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若干意见》,确定扩大研究所自主权等改革措施。

9月11日 省政府批转省卫生厅《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确定卫生领域改革措施。

9月18日 省委批转省委组织部《关于全省第三梯队建设工作的报告》,要求各级党委重视和加强第三梯队建设工作。

11月25日—12月2日 联邦德国莱茵兰—法尔茨州州长率州政府代表团访问安徽。

1986年

1月30日—2月2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乡镇企业更大发展;进一步搞活流通;以服务为中心完善合作制;加强和完善合同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尽快把新兴科学技术引向农村;加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继续搞好县级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2月13日 省政府批转省轻工业厅《关于轻工业国营小型企业实行集体经营的报告》,确定轻工国营小型企业,可以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可以承包、租赁或有偿转让给职工集体或个人经营。

3月1日 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灰喜鹊为省鸟,皖杜鹃为省花,黄山松为省树。

3月10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所属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不得经商、办企业。

3月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临涣选煤厂开工建设,于1990年6月建成投产,年入选能力300万吨,是上海宝山钢铁厂二期工程配套项目之一。

4月18日—27日 省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召开,史钧杰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4月21日—28日 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5月5日 李贵鲜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5月 省政府确定依托中心城市设立皖北、皖中、沿江、皖南4个经济协作区。

6月10日 国务院批准安庆口岸对外开放。

6月28日—7月8日 安徽省对外贸易洽谈会举行,2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成交金额1.08亿美元。

10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若干规定》,要求坚持合理负担、依法纳税、集体提留定额限项,制止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

10月31日—11月4日 省委召开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2月5日 皖闽江海直达航线首航仪式在芜湖市举行。

12月8日 亳州、寿县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7年

1月4日—10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继续保持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加强农村科学技术工作,增加农业投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月 芜湖至香港集装箱班轮运输开通。

2月27日 安徽省首届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大会召开。

3月5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的有关规定》。

3月24日—26日 省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强调要“压缩空气”,大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6月23日—28日 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任命卢荣景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9月8日—10日 省政府召开市长、专员紧急会议,确定从9月中旬开始,省辖8市统一行动,整顿市场秩序,加强物价管理。

9月11日—14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乡镇企业会议,提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安徽经济的一项战略任务。

10月9日—13日 全省贯彻三个条例及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国营企业要普遍推行厂长负责制。

11月27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辖屯溪、黄山、徽州3个区和歙县、休宁、黟县、祁门4个县;将石台县划归安庆地区,旌德、绩溪2县划归宣城地区。

1988年

1月24日—2月3日 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召开,史钧杰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1月26日—2月4日 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王光宇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荣景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2月5日 省直机关干部大会召开,提出“远学粤闽,近学江浙”,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讨论,进行一次大发动,以此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的重要步骤,进一步加快安徽改革开放步伐和经济发展速度。

4月16日 省政府决定向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4个市下放包括财政、项目审批、外贸等7个方面权力,扩大自主权。

4月27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暂行规定》,确定下放外贸经营权,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4月 卢荣景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5月 安徽省在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举办工业技术产品展览会。7月至9月,安徽省先后在联邦德国和美国举办出口商品展览会。

6月25日 国家“六五”重点项目——蚌埠平板玻璃厂浮法玻璃生产线建成试产。

8月17日 国务院批准,合并安庆地区和安庆市,设立地级安庆市辖怀宁、枞阳、桐城、望江、潜山、岳西、太湖、宿松8县。设立池州地区,辖县级贵池市和东至、石台、青阳3县。

8月22日—30日 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提出要继续发展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努力实现“一个稳定增长,两个加快发展”,进一步开展生产力标准讨论,党政机关保持廉洁。

9月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在全省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确定改革目标是实现城镇住房商品化。

9月下旬—11月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8个视察团视察省直和所有市、县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10月19日—24日 省委四届九次全会召开,传达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讨论、研究和部署安徽省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整顿经济秩序,压缩社会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全面深化改革。

11月2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在全省开展清理整顿公司工作,解决政企不分、官商不分问题。

12月11日—13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把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大力促进农科教多位一体,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989年

1月12日 省长办公会议确定1989年省政府工作要点:深入贯彻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一切服从于服务于“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上年,力争农业有个好收成”的基本目标。

3月11日—15日 全省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强调必须坚持两手抓,在思想政治领域关键要抓好党的建设;正确认识党的现状,坚定树立搞好党的建设的信心;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坚持从严治党,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月20日 省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生活必需品产销安排情况的报告》并指出,安排好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收购、调拨和供应,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而且是一项政治任务。

4月20日—27日 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傅锡寿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5月4日 省委作出《关于学习新中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精神的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推进两个文明建设。

5月5日 合肥海关正式开关,负责安徽全境进出关的监督管理以及征收关税的业务工作。

5月20日 省委、省顾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负责人学习讨论李鹏在首都党政军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坚决拥护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动乱,要求各级党委统一思想,坚决做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24日,省委发出《关于坚决贯彻李鹏同志讲话精神进一步稳定局势的通知》。6月9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稳定局势维护秩序做好各项工作的紧急通知》。

7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坚决做好清查清理工作的方案》。25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保持廉洁惩治腐败当前要抓好几件事的通知》,要求保持廉洁,惩治腐败,见诸行动,取信于民。

9月9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动员全省人民实现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目标的决定》。1994年8月2日,国家林业部确认安徽省率先实现基本消灭宜林荒山。

9月1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的决定》,确定从省直做起,坚决撤销党政机关所办的公司。

11月24日—30日 省委四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部署全省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工作。

1990年

2月13日—16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确定1990年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保稳定、抓调整、求效益。13日至17日,全省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提出,根据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稳定、充实、调整和完善前几年的改革措施,适当强调集中,推进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

2月中旬 省政府批准建立合肥科技工业园。1991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合肥科技工业园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月25日—3月3日 中共安徽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今后5年奋斗目标:保持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6%,为提前实现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3月3日至4日,省委五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卢荣景为省委书记,批准赵保星为省纪委书记。

4月2日 省委部署在部分单位进行党员重新登记工作,确定在省直及合肥市党政机关、在合肥的中央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在合肥的大专院校,于本年第三季度前全部完成党员重新登记工作。

4月10日 省政府部署在全省清理“三角债”工作,要求把清理“三角债”作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促进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的重要任务。

5月 52个国家驻中国使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和欧共体代表先后来安徽参观游览。

6月8日 省委作出《关于加强全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切实下功夫抓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6月20日—23日 省委召开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阵地。

7月12日—13日 省委在芜湖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加快沿江地区经济开发、开放问题,提出总的战略方针: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26日,省加快沿江地区经济开发开放动员大会在合肥召开,动员抓住机遇,迅速行动,扎实工作,加快沿江地区经济开发开放步伐。

7月17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的方针。自1990年开始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试点。1995年5月1日,开始对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实行许可证制度。

8月23日—25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指出乡镇企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事关全局,要保持稳定发展。

10月11日—15日 安徽组织大规模旅游推销活动。来自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30多位旅行社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到黄山、合肥等地进行“青山秀水古风情”考察活动。

10月24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切实加强领导,真正做到“两种生产”一齐抓。

11月14日 省政府发布《安徽省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

12月5日—7日 全省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制定了“八五”期间以“2957”工程为主的全省环保工作规划。

12月12日 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1991年

1月15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确定建立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千家万户和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把集体经营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积极性结合起来。

1月31日—2月3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把企业推到市场上去考验,在竞争中求发展,通过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把全省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月20日 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联合评审组宣布:安徽省如期实现了以县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标准。

5月1日 全省统一调整粮油统销价格,提高粮食和食用油统销价,取消地区差别,全省统一价,对职工实行适当补贴。

5月2日 安徽省证券公司开业。

6月8日 铜陵市开展“理思路、抓落实、奔小康”解放思想大讨论。11月14日,《铜陵报》发表《醒来,铜陵!》文章,把大讨论推向高潮,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

夏 安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5月中旬至7月中旬,出现两个雨季,大面积、高强度、长时间降雨不断,造成外洪内涝交汇,江河湖泊水位暴涨。全省受灾人口4400万人,其中重灾群众 1372.9万人,特重灾群众1458.9万人;38个县(市)城区进水,43779个村庄、892万人被水围困;夏秋两季作物受灾面积达7536.77万亩,其中成灾6544万亩,绝收2393万亩。

7月7日—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安徽灾情。11月18日至23日,江泽民再次来安徽,视察灾后重建工作。

9月7日 省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弘扬抗洪救灾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通知》。14日至15日,省委五届四次全会召开,总结三个多月来的抗洪救灾工作,讨论安排以生产救灾为中心的各项任务。17日,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

9月 国务院召开治理淮河和太湖会议,确定在淮河流域4省兴建19项治淮骨干工程,其中以安徽省为重点,共有14项。10月12日至14日,省政府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近期治淮工作,明确今后10年的主要治淮任务。

10月4日 合宁高速公路(安徽段)建成通车。这是安徽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

11月16日 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开工建设,安徽第二次大规模治淮开始。

12月10日—13日 省委五届五次全会召开,传达学习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指出要进一步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开创安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1992年

1月中旬 省政府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乡镇企业“八个转向”要求。

1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地市委书记、专员市长会议,研究部署撤区并乡工作。

1月22日—24日 全省房改工作会议召开,宣布1992年起全省城镇全面推行住房制度改革。

1月25日—28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狠抓机制转换,继续调整结构,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效益、上水平。

1月28日—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慰问团慰问安徽。

2月20日 邓小平视察南方返回北京途中,专列在蚌埠东站作短暂停靠。邓小平听取了蚌埠市委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

2月 陈光琳任中共安徽省纪委书记。

3月6日—14日 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3月15日—16日 省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3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向乡镇简政放权工作的意见》。

3月26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李鸿武“抗洪抢险模范民兵营长”荣誉称号大会在省军区礼堂举行。

4月28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9月,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1235”工程,推动全省乡镇企业大突破大发展。

5月14日—16日 省委、省政府在芜湖召开皖江开发开放座谈会,提出要在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发展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6月28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7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试行意见》,提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7月30日 国务院批准芜湖市、合肥市为对外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

9月15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暂行规定》,规定本省及中央在皖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都必须参加当地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1月24日—28日 省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换脑筋;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安徽实际,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为安徽经济腾飞而努力奋斗。

12月20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设立地级滁州市,辖琅琊、南谯2个区和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6个县。

1993年

1月14日—16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确定1993年全省经济工作“求快、求高、求实”的总体要求。

1月29日—2月8日 省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召开,史钧杰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1月30日—2月11日 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孟富林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傅锡寿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3月4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体制改革会议,确定1993年全省改革工作总的要求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企业改革为中心,以市场建设为龙头,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契机,加快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与培育,加大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突出重点,配套推进。

3月9日—10日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扫盲。

3月22日 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放宽政策,营造环境,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3月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安徽省监察厅合署办公。

4月1日 安徽省放开粮油购销价格。

4月4日 国务院批复设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沿海经济开发区政策。

4月26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强化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增强工业企业活力。

4月27日—30日 省委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二中全会精神,研究全省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讨论了全省农村小康生活的标准。

5月16日—17日 省委分别在芜湖和蚌埠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华东六省一市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握经济工作的主旋律。

6月10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积极扩大出口若干问题的通知》。

6月29日 国家体改委批复铜陵市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8月27日 国家体改委批准马鞍山钢铁公司实施股份制改制,分立马钢总公司和马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3日和1994年1月6日,马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共募集资金64亿元人民币,被誉为“中国钢铁第一股”。

11月11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若干规定》,确定要积极培育要素市场,重视农村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12月13日—17日 省委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和部署安徽省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会通过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决议》,同意不再设立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

1994年

1月14日—17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全省机构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4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实施省直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8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地市党政机构改革工作的通知》。年底,机构改革基本结束。

3月 省文明委确定,集中力量实施以营造精神支柱为主题的“长城计划”和落实重在建设为主旨的“万年青计划”;组织开展首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评选活动。

4月15日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中国台湾演出,这是45年来大陆黄梅戏艺术团体首访台湾。

6月28日—30日 安徽省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强调要把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作为长期的指导思想,始终摆到重要位置;紧紧抓住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个关键,在深化改革中找准科技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6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发〔1993〕1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培育农村市场和小城镇建设,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增加对农业投入,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7月16日 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7月18日公布施行。这是安徽省科技领域第一个地方性法规,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基础性地方科技法规。

7月18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省对地、市的财政管理体制。

10月8日 省政府批转省劳动厅《关于我省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意见》,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制度。

12月3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确定到1995年底,全省基本完成新一轮土地承包工作。

12月27日 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任命回良玉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12月31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最低工资规定》,安徽省全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1995年

1月16日—20日 中共安徽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卢荣景作《加快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胜利迈向二十一世纪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21日,省委六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卢荣景为省委书记,批准陈光琳为省纪委书记。

1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努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并提出1995年为“农业政策法规落实年”。

2月11日—13日 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确定1995年在国有资产结构调整与管理方式、要素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小城镇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月19日—25日 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选举回良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2月24日 合九铁路全线铺通。

3月9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开展林业建设第二次创业的决定》。

3月15日—17日 全省外资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利用外资采取3个并举:引进港澳台地区的资金与引进海外其他地区的资金并举;引进加工性的中小型项目与引进高新技术的大项目并举;引进中小企业的资金与引进大财团和跨国公司的资金并举。

3月 全省环保工作会议召开,推出“碧水蓝天工程”计划。

4月20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权”的决定》。

4月26日—28日 省委在芜湖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作出“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部署。8月18日,省政府印发《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1996—2010年)》。

5月2日 省委发布《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用3年至5年时间,建立起政治坚定、勇于改革、团结协作、廉政勤政、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带领全省人民以崭新姿态跨入21世纪的各级坚强领导集体。

6月26日 裕安大厦在上海浦东落成。安徽(上海)招商恳谈会在裕安大厦举行。

8月19日—20日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8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命名合肥蜀山烈士陵园等51家单位为安徽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2018年共命名了五批。

9月17日—18日 安庆石化总厂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9月18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我省国有小型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确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工作。

10月10日 宁国县进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届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名单。

10月24日—27日 省委六届二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实施科教兴皖、外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安徽省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12月26日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竣工通车,被称为“皖江第一桥”。

1996年

1月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199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实施科教兴农、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

1月4日 国务院批准安庆口岸对外籍船舶开放。

1月1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推动实施科教兴皖战略。

1月23日—24日 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突出企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实行城乡联动,整体配套推进。

1月29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决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1月 国务院批准,撤销阜阳地区,设立地级阜阳市,辖颍州、颍东、颍泉3个区,亳州、界首2个县级市和利辛、临泉、涡阳、颍上、蒙城、阜南、太和7个县。1998年3月,亳州市改由省直管。

2月2日—9日 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召开,卢荣景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2月4日—10日 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

4月1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强调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农民负担反弹。5月14日,省政府发出通知,清理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除依法纳税和执行国务院《农民负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外,其他文件和规定一律立即停止执行。5月30日,省政府再发紧急通知,确定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由省政府审批,对擅自出台者追究领导责任。

6月底 全省实现村村通电。

7月26日 省委作出《关于开展依法治省工作的决定》。  

同日 国家“八五”重点项目、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000吨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8月24日,省政府宣布成立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

8月24日 省政府批转省经贸委《关于省级扶优扶强重点支持56户大中型企业的意见》。

8月26日—28日 全省工业工作会议在芜湖召开,研究制定加快全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10月9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工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

10月15日—18日 省委六届三次全会召开,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和措施,通过了《安徽省1996—200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11月11日 省委、省政府在黄山市召开全省旅游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坚持外向带动、加快发展方针,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使旅游业成为全省支柱产业。期间,举办了“加快黄山开发开放现场会”。

12月15日—16日 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召开,强调要把握大局,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在加快两个根本转变中奋力赶超。

1997年

2月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确定“九五”期间解决全省现有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3月2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决定》,强调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4月4日,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安徽省农业产业化“九五”规划纲要》,决定在全省实施农业产业化“8152”工程。

4月17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确定“九五”期间安徽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

4月28日 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三联学院成立。

6月5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再就业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全省深入推进再就业工程。

6月11日 中宣部向社会公布了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陶行知纪念馆入选。

6月22日—23日 省委召开全省政协工作会议,明确加强和改善新形势下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促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开创安徽省政协工作新局面。

7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全省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近远期目标。

8月16日 省政府批转省经贸委、省计委、省体改委《关于组建和发展省级重点企业集团的实施意见》,决定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8月18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

8月21日 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8月 马钢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安徽第一家贸易型对外投资企业。

9月24日—25日 省委六届六次全会召开,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动员全省党员和广大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安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一个新阶段。

10月 安徽部分电视广播节目顺利上行亚洲一号卫星。安徽卫视诞生。

11月5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通知》,提出要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兴办第三产业,改变安徽第三产业落后的面貌。

11月6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通知》,确定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目标。

11月8日 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安徽省最大中外合资项目——铜陵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12月20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统一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2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会,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动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998年

1月5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1月13日—21日 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召开,卢荣景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1月15日—23日 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孟富林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回良玉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2月22日—23日 全省国企改革、脱困暨纺织工作会议召开,落实全省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摆脱困境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动员部署以纺织工业为重点突破口,打好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

3月13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强调推动个私经济发展新的突破,提高个私经济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5月 全省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开通并投入使用。

6月1日—2日 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确定按“四分开一完善”原则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财务挂账分开,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6月24日—26日 全省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召开,重点部署“九五”后3年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确定在全省组织实施“六百工程”。

7月26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把长江防洪抢险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9月11日 回良玉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9月22日—26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安徽,着重就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指出要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江泽民肯定了安徽的工作和在抗洪斗争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10月7日 省委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的意见》。

10月7日—12日 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任命王太华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12月21日—23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部署1999年重点经济工作:解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势趋缓问题;以启动需求为着力点,把扩大投资需求与扩大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改善供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结构调优和产业升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12月 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设立地级宿州市,辖埇桥区和砀山、萧县、泗县、灵璧4个县。

年底 全省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达到26453所、3206所、635所。全省已有102个县(市、区)实现“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4.9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8%;全省文盲率已降至3%以下。2007年7月,国家教育部认定:安徽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1999年

1月6日 省委印发《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实施意见》。2000年底,“三讲”教育基本结束。

1月1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组织实施安徽省经济技术升级计划的意见》,强力推进以技术进步为中心的经济结构升级,组织实施安徽省经济技术升级计划(“988计划”),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建立高素质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2月4日—10日 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王太华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3月8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工程的决定》,确定用3年时间,在全省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月8日—9日 全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确定建立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广覆盖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7月10日,《安徽省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

6月12日—13日 全省小城镇工作会议在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召开,明确全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任务。7月1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

7月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商品流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今后几年以拓展市场、扩大内需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和流通企业改革,促使流通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7月9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巢湖地区,设立地级巢湖市,辖居巢区和含山、和县、无为、庐江4个县。

9月2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六安地区,设立地级六安市,辖金安、裕安2个区和寿县、霍山、霍邱、舒城、金寨5个县。

9月26日—27日 省委六届九次全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

10月11日 国家级批发市场——安徽省铜商品市场正式开业。铜陵市由单一的铜业生产中心升级为贸易中心。

11月12日—13日 全省技术创新大会召开,确定加快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增强安徽跨世纪综合竞争力。

11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贯彻中央决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8日,省政府批转省教委《安徽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2月23日—24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蚌埠召开,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大力开辟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2月25日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蚌埠召开,强调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确保安徽省扶贫攻坚任务如期实现。

2000年

1月3日 王太华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1月13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1月21日—26日 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召开,方兆祥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1月22日—25日 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许仲林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2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到2000年,要尽最大努力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三年目标。

3月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安徽作为唯一试点省,在全国率先进行全省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4月26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改革后的又一次农村重大改革,率先在江淮大地正式拉开序幕。

3月16日 省政府批转省农业厅《关于“四个一千万亩”农产品优质化工程的实施意见》,计划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发展优质高档稻米、优质小麦、双低优质油菜、脱毒甘薯各1000万亩,基本实现全省商品粮油优质化。

3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省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宣布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省政府工作机构减少17个,精简27%。

5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辖谯城区和涡阳、蒙城、利辛3个县。

6月2日 科技部批准以芜湖电真空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组建国家特种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月25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池州地区,设立地级宣城市、池州市。地级宣城市辖宣州区和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5个县。地级池州市辖贵池区和东至、石台、青阳3个县。至此,全省完成了全部的地改市工作,共设有17个地级市、106个县(市、区)。

7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集中力量加快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重点的“两山一湖”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加速形成以“两山一湖”带动全省旅游经济大发展格局。

8月24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住房分配货币化作为启动住房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战略措施。10月22日,省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城镇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年底前全部出台实施方案。

9月30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指导意见》,从2000年起,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安徽基本建成金融安全区。

同日 芜湖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国家“九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是安徽省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10月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宽个体私营经济投资经营领域。

11月24日 省委印发《关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11月30日 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2月5日—6日 省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研究部署2001年全省经济工作。

年底 全省如期完成“八七”扶贫攻坚任务,农村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360万减少到126万,其中17个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由近300万减少到不足100万;贫困发生率由8.5%下降到2.6%。

2001年

1月13日—19日 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5月1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确定“十五”期间,各市所辖区和县级市,要形成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为载体,以便民利民服务为内容的社区服务网络。

5月17日—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安徽视察,调研党的建设和“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强调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7月27日 中德中小企业合作项目在安徽省启动。该项目是由中德两国政府高层领导于1997年共同倡导的。

9月13日 安徽省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10月1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10月26日—30日 中共安徽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王太华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开创安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10月31日,省委七届一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意见》,选举王太华为省委书记,批准杨多良为省纪委书记。

11月5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01—2010)》,确定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0%左右。

11月7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建立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决定》,确定到200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初步建立森林生态网络框架。

12月2日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复建工程正式开工。2007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行。该工程在治淮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至2009年年底,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14项骨干工程相继建成,有力地提升了淮河的防洪能力。2013年,省政府印发《安徽省进一步治理淮河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基本完成进一步治理淮河17项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

12月17日—18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确定2002年经济工作要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省,把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视解决关系人民生活的突出问题,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2年

1月2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05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生产总值的8%左右,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3月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整治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从省直抓起,以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为重点,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为突破口,全省发动,上下联动,建设规范、透明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文明、安定的人文环境。

3月1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积极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对工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5月,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需要,省政府废止政策性文件289件。

4月9日 省委印发《安徽省“十五”期间依法治省工作纲要》,确定“十五”期间依法治省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4月30日 省政府发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

6月21日 国务院批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省内首家出口加工区。

7月2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若干意见》。

8月6日 安徽省举办首次银企合作项目衔接会。

8月2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9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推进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

10月14日 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任命王金山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10月24日—25日 加快皖江开发开放座谈会在马鞍山召开。会议提出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主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体系,发展沿江加工制造产业带,培育沿江经济强县,建设沿江现代化城市群。

11月21日—22日 省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扎实推动全省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奋斗。

12月19日—20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确定200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坚持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2003年

1月16日—24日 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召开,方兆祥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1月18日—26日 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王太华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山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4月1日 全省不再对农业特产品单独征收农业特产税,统一改征农业税。

4月16日—17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月26日 安徽省非典防治工作总指挥部成立。

5月22日 省政府部署在全省范围内扩大进行“两放开、一调整”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

6月23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全省信用建设的决定》,力争用5年时间,努力实现“信用安徽”阶段性目标。

6月28日 省委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的意见》。

6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三步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3年至2007年为起步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构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平台,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到200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简称为“861”行动计划。2004年5月25日,省政府发出《关于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的通知》。

7月25日—26日 全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抓住机遇,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奋力开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新局面。8月6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8月1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确立十大主导产业,推进建立区域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基地。

10月2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确定开展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试点工作。

11月19日 省政府印发《“数字安徽”建设五年规划纲要(2003—2007)》,确定“数字安徽”近期和远景目标。

12月8日—10日 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12月17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03—2007年)》,提出到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年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年均增长13%,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0%。

12月29日 省政府印发《2003—2007年安徽省国有企业改革规划纲要》。

2004年

1月21日 省政府决定从2004年起,全省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将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专项资金补助、债务偿还、工作部署及联系等直接到县。

1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确定安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

2月5日 省委印发《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

2月24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的通知》,宣布从当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

3月8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遵循市场规律,坚持住房市场化方向,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

4月1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省属国有大企业利用外资步伐的若干意见》。

7月8日—9日 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充分认识全省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8月17日 “皖煤第一股”——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

9月27日 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召开,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10月1日,省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

10月13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工程,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争取用较短的时间改变贫困村的面貌。11月3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的意见》。

11月12日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阿拉多(ALADO)公司合作,授权制造、组装、销售和进口代理奇瑞轿车,实现中国汽车技术出口零的突破。

11月27日 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揭牌。

12月16日 郭金龙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12月30日—31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5年

1月20日 全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召开。21日,省委印发《关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1月25日—29日 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郭金龙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月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见》,实行“一免征三补贴”政策:全省免征农业税,增加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同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确定到2010年,全省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

5月18日—20日 首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合肥举行。至2018年,共举办10届。

6月12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6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意见》,决定在18个县(市、区)先行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6月 安徽省成为全国唯一的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省。

7月5日 省委、省政府批转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关于建设“平安安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18日,全省建设“平安安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9月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

10月27日 铜陵市成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铜陵有色公司成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10月31日 我国第一个发动机自主品牌ACTE—CO在奇瑞汽车公司诞生。

11月18日—19日 安徽省首届产权(技术)交易大会举行。

12月13日—15日 省委七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2月16日 省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12月 中央军委命令:授予二炮52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

同月 全省40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除中央企业和已关闭破产等途径退出市场的78户企业外,已累计完成公司制改革329户,改制面达99.4%。

2006年

1月17日—19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和2006年农村工作。3月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2月28日 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着力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

2月 国务院批准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

3月24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直机关加强效能建设动员大会。

5月30日—31日 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7月15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等举措。

6月11日—12日 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芜湖召开,传达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研究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9月16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6月23日 省委印发《安徽省“十一五”期间依法治省工作纲要》。

7月12日 省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实施意见》。

7月14日—15日 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8月15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

9月15日 马鞍山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成为中部地区和全国钢铁工业城市中首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9月28日 世界首台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EAST)在合肥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10月26日—30日 中共安徽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郭金龙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加快安徽奋力崛起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30日,省委八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郭金龙为省委书记,批准刘春良为省纪委书记。

12月21日—22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861”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投资和项目工作水平;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注重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推进东向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加强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12月22日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

2007年

1月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安徽建设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开始启动和实施12项民生工程,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全省民生工程项目不断增加,2008年达18项,2009年达28项,2010年后稳定为33项,民生保障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1月19日 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安徽的意见》,对构建和谐安徽作出全面部署。

1月22日—26日 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召开,杨多良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2月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确定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服务,改进监管,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不断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水平。

2月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努力把全省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2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确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举措。

3月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提出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改革措施。

4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确定用两年时间,通过确权发证推进改革,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目标。到2010年12月,全省基本完成集体林确权发证任务。

5月28日 “2007中国年——安徽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开幕。

7月7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围绕重点发展领域,打造合肥、沿江、沿淮等装备制造产业带,建成一批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地的发展目标。

7月21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确定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政策差异、实施税费优惠、加强引导扶持、促进对外开放、规范监督管理等举措。

8月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全面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27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08年底,基本实现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8月8日 全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

8月16日 全省工业强省大会召开,强调要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奋力加快资源大省向新型工业强省的跨越。9月29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

9月18日 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到2019年,共评选7届,安徽省共有徐辉、李玉兰等22人当选,历届当选总数居全国第一。

9月20日 马钢公司500万吨钢新区工程举行投产仪式。

10月3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

12月1日 王金山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2008年

1月11日—1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安徽。视察期间,胡锦涛强调,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要确保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党和政府要关心群众生活,要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1月23日—30日 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召开,杨多良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1月25日—31日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选举王金山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产生省人民政府省长。

2月22日 省委、省政府批转《关于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意见》。

2月2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3月3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的意见》。

3月31日 安徽省与长三角口岸全面实现区域通关。

4月3日 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召开,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4月18日 合宁铁路正式通车。这是安徽省第一条高速铁路。8月1日,合宁高铁首列动车从合肥火车站发出。

同日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开园。该项目为亚洲最大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

5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意见》,确定全省水利建设和改革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

5月13日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通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情况,研究贯彻落实中央抗震救灾部署,要求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全力支援四川灾区做好抗震救灾。

6月 中鼎集团并购美国AB公司,开启了皖企并购元年。

8月8日—24日 安徽参赛运动员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夺得1金2银;9月6日至17日,在第13届北京残奥会上夺得2金1银1铜。

8月26日—9月1日 王金山率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呼吁推进泛长三角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得到两省一市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12月15日至16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首次应邀出席。

9月24日 省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26日,省委印发《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省党员中分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9月3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视察,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好社会稳定等提出明确要求。

9月 铜(陵)九(江)铁路建成通车。

10月16日 全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作会议召开。3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10月17日 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召开,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

11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11月9日 由文化部、农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开幕。

12月18日 铜陵皖能发电公司百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开工。该工程是全省第一台百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和单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机组。

12月22日 安徽首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合肥分行开业。

12月31日 合(肥)武(汉)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2009年

1月20日 马鞍山市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成为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4月26日—28日 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合肥举行。

5月13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省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省政府设置工作机构48个(不含省监察厅)。7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市、县两级机构改革工作。

6月11日 省政府决定在全省61个县(市)全面推开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第一批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43项。2010年3月31日,第二批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44项。

6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1月,在32个县(市、区)实施以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医改办、中央编办、财政部、人社部、卫生部在合肥召开第一次全国医改现场会,推广安徽基层医改经验。

7月27日 安徽电子口岸建成。

8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8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处于中西部领先水平,部分行业和领域位居全国前列。

9月4日 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启动。

10月27日—28日 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11月 安徽省被列入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12月3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省直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0年

1月10日 合肥被确定为2010年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

1月1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专门制订的国家战略规划,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2月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和《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

1月13日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沈浩同志生前为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干部、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2009年11月6日因长期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7月1日,电影《第一书记》首映式暨图书《沈浩日记》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月23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按照《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部署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创新型安徽建设。

5月31日 张宝顺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6月3日 安徽省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省。

6月23日 以“盛世徽韵”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拉开帷幕。24日,以“观世博、游安徽”为主题的世博安徽旅游国际推介会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8月23日 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9月4日 2010中国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在合肥举行。12家皖企跻身全国500强。

11月17日—19日 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1年

1月17日—22日 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召开,王明方当选为省政协主席。

1月18日—23日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张宝顺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力争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2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等任务。

3月22日 全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宣布,全面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

同日 安徽省启动省直管县体制试点,确定广德县、宿松县为试点县。

4月8日—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视察。

4月30日—5月1日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张宝顺代表省委、省政府在会上致辞,并介绍安徽省文化改革发展情况。安徽省及17个省辖市全部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5月10日 安徽省首次参加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联席会议。三省一市旅游部门在上海共同签署了《苏浙皖沪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

7月 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组织7个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省知联会在金寨县4个乡镇9个村实施“同心示范工程”,帮助革命老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8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地级巢湖市和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由省直管,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9月5日 《安徽省民生工程“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十二五”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库,按照不低于16%的年均增幅加大投入,重点实施医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八大类重点民生工程项目。

9月15日 省委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开展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到2012年2月底活动结束。

9月 皖、浙两省率先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第一轮试点,每轮试点为期3年。这是国内首次探索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201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复《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

10月26日—30日 中共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张宝顺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安徽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30日,省委九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张宝顺为省委书记,批准王宾宜为省纪委书记。

11月8日 以“创新合作、共赢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开幕。

11月24日—25日 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12月11日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任命李斌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12月26日—27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努力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上迈出坚实步伐。

12月28日 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三个最大限度”的总要求,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2012年

1月16日 全省实施文化产业“3115”行动计划。

1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2月11日—15日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李斌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2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4月9日 省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

5月11日 省政府印发《2012年“861”项目投资计划》,提升“861”行动计划内涵,八大产业调整为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食品医药、纺织服装、能源和新能源、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六大基础工程调整为综合水利、交通网络、生态环保、城镇化、人才和民生工程。

6月11日—10月25日 全省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6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经济强省建设实施纲要》,重点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强力实施十项重大工程。

7月28日 由安徽省与中科院合作、合肥市与中科大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10月24日举行揭牌仪式。

9月13日—14日 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在芜湖召开,提出要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大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9月22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全面启动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2015年,安徽被列入首批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4月1日,在全省所有100所城市公立医院同步开展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耗材联合带量采购的“三同步”改革。安徽在全国第一个率先彻底破除“以药补医”。2016年12月23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天长市召开全国第三次医改现场会,推广天长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

10月1日 安徽作为首批试点省份,率先在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同时实施增值税收入划分改革。

10月7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决定实施丘陵增绿突破、山地造林攻坚、平原农田防护林提升三大造林工程,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三项创建活动。2012—2016年,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78.88万亩,占规划任务的104%,造林总合格率99.8%,林业总产值增至3192.4亿元。

10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

11月23日—24日 省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安徽实际,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

11月28日 安徽省宿州、亳州、淮北、阜阳、蚌埠5个市及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被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加快皖北发展正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

12月25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确定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2月27日 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提出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因公出国(境)管理、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六个方面30条要求。

2013年

1月5日 省委印发《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的实施规定》。九届安徽省委共开展14轮巡视,第一次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

1月6日 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公布。省直45家单位现行实施的707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取消、调整387项,减项达54.7%,保留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1.2%。到2018年,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至197项,是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

1月20日—26日 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召开,王明方当选省政协主席。

1月22日—28日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张宝顺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斌当选省人民政府省长。

1月28日 省政府42家省直部门、单位首次公开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算。

2月4日 安徽省潜山、太湖、宿松等12个县被纳入《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范围,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

2月18日 铜陵有色公司世界最大产能“双闪”铜冶炼厂建成投产。

2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提出要激发主体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大财税支持,改善金融服务,加强用地保障,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督查考核。

3月26日—27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任命王学军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4月2日 全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在蚌埠召开,强调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大事抓紧抓好,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的“参天大树”。6月18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4月13日 淮北、蚌埠、淮南、芜湖、马鞍山、安庆6个市以及合肥市瑶海区被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范围。

4月13日—14日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三次市长联席会议在合肥召开,围绕“创新、绿色、融合”主题深入探讨,签署《长三角城市环境保护合作(合肥)宣言》和《长三角城市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产学研合作(合肥)宣言》。讨论同意芜湖、滁州、淮南3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4月22日 安徽省“千人赴港培训计划”“合作共建安徽省境外引智基地”等5项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正式启动。这是安徽省首次开展有计划、持续性、大规模、多领域、多层次境外培训活动。

4月 全省向非公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启动,以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5月15日 省委议军会议召开,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统筹意识、使命意识,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放在国家安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中来谋划,融入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中来推进,推动全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实现新发展。

5月30日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成通航。

6月20日 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王学军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

6月25日 安徽省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标志着2011年国务院确定开展的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全面启动。

6月27日 省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7月1日,省委召开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省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每批大体半年时间。至2014年10月,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

6月28日 安徽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启动。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比例最高可达80%。首批试点在芜湖、定远等11个县进行。

6月30日 省委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在全省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

9月7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意见》。

9月24日 池州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安徽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9月25日 世界首个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10月28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在20个县(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

11月1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部署开展“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11月2日 中央第七巡视组巡视安徽工作动员会召开。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3年10月31日至12月27日,中央第七巡视组对安徽省进行巡视。2014年2月24日,中央第七巡视组向安徽省反馈巡视情况。

11月15日 省委印发《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困难地区的意见》,建立省级领导干部和省直单位联系服务皖北地区亳州、宿州、阜阳市和大别山区六安、安庆市5市工作制度。

11月21日 省委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12月4日,全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第一期轮训班开班。轮训班连续举办了6期。

11月25日 《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获科技部原则同意。安徽成为全国第二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

12月2日 省委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2014年1月26日,省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对未来7年改革任务作出总体安排,对重要改革举措进行分解。

12月4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安徽省历史上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指导全省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和远景蓝图。

12月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12月23日 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暨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安徽千亿语音产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

12月24日—27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通过关于废止《安徽省劳动教养实施条例》的决定。

12月31日 省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

2014年

1月10日 中科大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月22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明确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以申请再生育。7月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安徽省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2月23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6项配套文件(“1+6”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翻番。2015年3月,升级拓展为“1+10”政策体系。

2月28日 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会议召开,要求有力有序推进试点工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当年,全省选择在20个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区)全面开展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5年3月,全省新增65个县进行试点。2016年底,全省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3月1日 安徽省全面启动实施商事制度改革。

3月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3月5日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获批建设。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示范区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7个市,共47个县(市、区),黄山、池州以及宣城和安庆的部分县为其核心区。

3月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

3月21日,省委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

3月27日 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安徽好人馆开馆。截至2019年2月底,安徽1292人入列中国好人榜,占上榜人数1/10,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

3月28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县城。

3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合肥综合保税区。6月,合肥综合保税区开建。2015年6月29日,合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这是安徽省首家综合保税区。

4月1日 安徽肥西等41个县(市)被列入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县名单。至此,全省62个县(市)纳入试点。

4月11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行省级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要求选取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同步开展试点,2015年在全省全面推行。

5月29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在黄山市举行,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暨可持续发展与空间技术应用《黄山宣言》。

5月30日 省委召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委主体责任集体谈话会。7月23日,省委印发 《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

6月13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安徽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月26日 合肥—阿拉木图直达班列正式首发。2015年6月26日,合肥—汉堡铁路货运专列开通。

6月 黄山市和巢湖流域入选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8月15日 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组建,这是全省首家医联体。

8月27日 霍山县境内的白莲崖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全省治理淮河14项骨干工程全面完成。

9月13日 安徽省黄梅戏《小乔初嫁》、话剧《徽商传奇》、电视纪录片《大黄山》等8部作品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自1991年中宣部在全国开展“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以来,安徽省获奖作品最多的一届。截至2019年8月,安徽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作品共72部。

9月16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58%,城镇人口3900万人;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70%左右,城镇人口5100万人左右。

10月20日 全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现场会在金寨召开,推动在全省20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区)启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10月29日 蚌埠 (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设立,这是安徽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

11月2日 2014量子通信、测量和计算国际学术大会在合肥开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国际顶尖量子科技专家参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该学术大会。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2017年9月29日,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方面继续走在世界前列。

11月5日 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12个,数量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

11月12日 合肥高铁南站正式投入运营。

11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皖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深入实施皖北振兴战略,延长原有合法合规政策到2020年,进一步加大10个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皖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11月22日—23日 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议在合肥召开,共同签署《长江流域环境联防联治合作协议》。

11月24日—25日 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意见》。12月16日,省委举行法律顾问聘任仪式,首批聘任5名法律顾问。

11月 在合肥市、六安市和岳西县启动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这是安徽省建立的首个省级层面的生态补偿制度。

12月4日 省委召开首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学习宣传实施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12月5日 合肥市原创动漫园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至此,全省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

12月16日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获国务院批准,标志着合肥市轨道交通第二轮规划项目(3、4、5号线)正式获得开工建设许可。

12月22日 全省83家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完成农村商业银行改制的省份。

12月23日—24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2015年全省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2月29日 安徽省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率先探索城镇化关键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5年2月8日,省政府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

2015年

1月9日 由合肥通用技术研究院主持完成的“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月26日—31日 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表决通过《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月6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提出11个方面41项改革任务,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2月10日,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全面部署深化医改工作。

2月28日 合肥、铜陵、芜湖3市获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马鞍山市通过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复查确认。

3月8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安徽铁路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铁路建设的发展目标、任务、措施和工作要求。

3月10日 《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发布施行。

3月25日 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国务院批准。12月29日,引江济淮工程开工建设。

4月4日 “淮南平圩电厂三期1000千伏送出工程”顺利通过试运行。该工程系世界上第一个电厂直接以100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项目,也是世界首个“三个一百工程”。

4月9日 “一照三号”改革在安徽省全面推开,6月30日前完成。“一照三号”是指将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号码直接加载到企业营业执照上,以减少企业办证环节。

4月13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打造畅通高效的黄金水道、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等七个方面29项重点任务,努力把安徽建设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兴增长极、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4月22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提出在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创新、服务业开放、政府监管五大领域推广35项改革事项。

4月25日 省政府印发 《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9月13日,省政府确定第一批14家基地。2016年8月18日,省政府确定第二批8家基地、2家实验基地。

4月28日 省委决定,从2015年4月底开始,在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5月1日 《安徽省非煤矿山管理条例》开始施行。这是全国首部规范非煤矿山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5月4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努力扩大有效投入,着力推进转型升级,注重扩大消费需求,稳步扩大外贸进出口,继续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

5月8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创新和规范人口管理,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到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

同日 合肥市等14个市被列入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名单。加上此前已列入首批试点的芜湖市和马鞍山市,全省16个市全部被纳入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全覆盖。

5月15日 省委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

5月19日 纪念安徽省希望工程实施暨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建校25周年仪式在金寨县南溪镇希望小学举行。25年来,安徽省希望工程共筹集资金4.58亿元,资助贫困学生22万多名,援建希望学校826所,先后有6所希望小学被评为“全国模范希望小学”。

5月21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宿州、蚌埠、阜阳、宣城、池州、安庆等6个设区的市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至2016年2月,全省16个设区的市全部行使地方立法权。

6月1日 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王学军同志任安徽省委书记。

同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安徽省六安市、安庆市全境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6月28日 合(肥)福(州)高铁开通运营。

6月30日 砀山县委书记朱学亮、广德县委书记吴爱国、天长市委书记金维加、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胡启生4名县委书记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受到中组部表彰。

同日 安徽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两个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覆盖。

7月8日 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召开,确定当年8月底前完成省直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改革任务,10月底前完成市本级改革,12月底前完成县(市、区)和乡镇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同日 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首批颁证启动仪式在凤阳县小岗村举行。

7月10日 安徽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安徽省是全国第二批11个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之一。至2016年10月,全省法院、检察院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全面推开。

7月11日 省政府出台《安徽省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管任务、监管措施和责任追究等作出一系列规定。

7月23日 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召开,强调要全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7月28日 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王学军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当选省人民政府省长。

8月4日 全省检察机关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安徽省检察机关是全国司法改革的第二批试点单位,有3个市检察院和6个县(区)检察院参加试点工作。

8月26日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8月中旬,交通部发布公告:安徽马鞍山港口岸扩大开放的郑蒲港区正式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至此,马鞍山口岸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一江两岸同时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

9月1日 省纪委召开新设派驻纪检机构工作动员会,宣布成立省纪委派驻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人大机关、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机关7家纪检组。

9月7日 安徽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型省份。

9月11日 第五届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年会在黄山市举行。这是该组织首次选择亚洲作为年会举办地。

9月15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全省安全生产“铸安”行动的通知》。

9月18日—19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推动实施“4105行动计划”。

9月2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9月22日 全面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部署全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

9月23日 安徽皖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获科技部正式批准,成为首批8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之一。

9月29日 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团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全省人民团结凝聚起来,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力量。

10月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9月20日,省政府印发《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2016年2月,全省首个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规范——《安徽省省级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15年版)》出台。

10月10日 省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同日 安徽名人馆正式开馆。这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聚集名人最多的名人专题类博物馆。

10月18日—19日 全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在安徽省潜山县召开,安徽省在会上作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经验交流。

10月26日 首批105个“安徽工业精品”名单发布。

10月30日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第八次访华之际,专程访问合肥市。

12月3日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召开,重点围绕“共同谋划‘十三五’长三角协同发展新篇章”的主题,就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重点专题合作、完善合作发展机制等事项进行深入讨论。

同日 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文旅板(黄山专板)开板暨首批50家企业挂牌仪式举行。

12月6日 宁(南京)安(安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12月8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按照“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总要求,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2月10日—11日 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2月1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同日 安徽省首个金融资产交易所——安徽省金融资产交易所在合肥开业。

12月15日—18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召开,通过《安徽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

12月24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

12月25日 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阜阳广播电视台外宣科副科长高思杰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同日 安徽省首条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项目——合肥至安庆客运专线开工建设。

2016年

1月8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月12日 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1月1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1月16日 零时起,省军区正式转隶军委国防动员部领导管理,接受所在战区指挥。

2月17日—21日 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月23日 安徽省第五批援藏项目全部建成。自2013年7月安徽省开展第五批对口援藏以来,共完成总投资3.1亿元30个援藏项目的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山南地区的发展。

2月 安徽省黄山市、池州市、岳西县等11个市、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11月,宣城市、庐江县、淮北市烈山区等11个市、县(区)入选第二批创建名单。

3月30日 全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截至2017年底,全省进入“千企帮千村”台账管理系统的民营企业已有6416家,企业投入总金额34.66亿元,受帮扶村4774个,帮扶贫困人口69万人次。

同日 合肥至美国洛杉矶的国际货运航班实现首航,标志着安徽省首条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4月14日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部署在全省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

4月20日 省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召开,专题研究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4月24日,省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意见》。

4月22日 省委印发 《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4月24日—2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到六安、滁州、合肥等地,深入农村、企业、高校、科研文化单位,就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调研考察。25日,习近平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6日,在合肥市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月6日,省委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总体安排方案》。5月2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奋力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意见》,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热潮。

4月26日 安徽省表彰149名优秀农民工和5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同日 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正式运行。这是安徽省境内设立的首个国际邮件互换局。

5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

5月2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出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5月26日—27日 安徽省第一届“赢在江淮”创业大赛决赛在合肥举行。

5月31日 中央第五巡视组向安徽省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6年2月28日至4月27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对安徽省开展了巡视“回头看”。6月6日,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动员部署大会召开,省委向全省174家党委(党组)一对一下达了整改任务书。6月16日,省委召开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暨专项整治推进会,部署推进基层党组织长期不换届、不按规定交纳党费、滥发津补贴、“酒桌办公”四个专项整治工作。

6月24日 国务院批复《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提出了分阶段的改革发展目标:到2018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验成果;到202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成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到2030年,建成科技强省,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6月26日 安徽省首家省级公办民营医院——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诊,标志着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迈出第一步。

7月1日 《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施行。

7月13日 省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共设36个派驻纪检组,实现省纪委派驻机构向省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覆盖。

7月20日 全省科技创新、科技奖励、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大会召开,强调要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向科技强省跨越。大会为重大科技成就奖获得者李建刚、曹仁贤颁奖。

7月21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

7月2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绿色美好家园、绿色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绿色秀美山川、蓝天碧水净土、系统完整的安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安徽样板。

7月29日 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可交换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交易。这是国内文化上市企业发行的第一单可交换公司债券。

7月 安徽省庐江县、亳州市谯城区、临泉县、宣城市宣州区获批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

8月29日 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李锦斌同志任安徽省委书记。

8月 安徽省在11个县(区)选择13个村启动首批“三变”改革试点。2017年底,全省12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改革。2018年,全省每个市至少选择1个县整县推进。截至2019年6月,全省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达7729个,占村(居)总数的48.1%。

9月1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任命李国英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9月 合肥产城融合示范区、滁州产城融合示范区入围首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10月10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

10月14日 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安庆市岳西县温泉镇、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和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5个小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10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10月18日 以“发展新理念、转型新机遇”为主题的201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合肥开幕。

10月18日—24日 首届中非文化周暨安徽—东非共同体文化交流特展在合肥举办。

10月30日—11月3日 中共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李锦斌作题为《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11月3日,省委十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李锦斌为省委书记,批准刘惠为省纪委书记。

11月22日 省委印发《关于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实施方案》,部署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春节前后,在全省党员干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

11月28日 省委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同日 安徽省首家民营银行——安徽新安银行获准筹建。2017年11月18日,安徽新安银行成立。

11月28日—29日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的意见》《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等。

11月30日 省委印发《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的意见》。

12月1日 合肥海关加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

12月3日 合肥都市圈整体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芜湖、马鞍山6个市和桐城市。

12月12日 安徽省12户家庭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12月26日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填补了安徽轨道交通发展的空白。

2017年

1月7日 合肥、淮北、黄山、六安、宣城5城市列入全国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名单。入选城市数量居全国首位。

1月10日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批复。合肥将与上海、北京共同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9月7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印发。

1月1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安徽区域创新体系;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省份前列;到2050年建成创新型强省。

1月15日—20日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召开,徐立全当选省政协主席。

1月16日—21日 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召开,李锦斌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国英当选省人民政府省长。

2月13日 铜陵市狮子山高新区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此,安徽省有5家国家级高新区。

2月24日 省军区系统调整改革,机关实行一级设置,设办公室、战备建设局、动员局、政治工作局、保障局。6月,省军区系统按新的编制展开工作运行。

2月26日 十届安徽省委启动第一轮巡视,共派出8个巡视组,对24个单位开展巡视。截至2019年7月,十届省委共开展七轮巡视。

2月28日 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公布,安徽省15个先进典型入选。

3月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七个方面推进。

3月9日 安徽首次面向全国重点高校招录选调生。

3月21日 省政府批复原则同意芜马城市组群、皖北、合肥都市圈3个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

3月29日 安徽省新增渡江战役纪念馆、淮南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王稼祥事迹陈列馆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13个。

3月30日 全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进大会召开,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奋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4月20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3月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各民主党派省委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安排,7个民主党派省委各对口2个市,共对14个市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

4月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4月5日,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召开,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旅游业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旅游强省建设。

4月11日 以“开放的中国:锦绣安徽迎客天下”为主题的安徽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举行。

4月19日 省委常委会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决定在全省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

4月22日 省政府印发《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全面启动技工大省建设。

4月27日 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安徽,开展为期1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7月29日,督察组向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

4月28日 安徽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召开,425名劳动模范、171名先进工作者和77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5月2日 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突出环境问题省级领导包保整改工作办法》。

5月3日 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合肥诞生。

5月10日 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暨“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动员会,认真贯彻中央及中纪委的部署要求,在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启动“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

5月15日 省级总河长第一次会议召开,确定到9月底,全省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2018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至2018年9月底,全省共设立河长5.3万名、湖长773名,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管护责任体系全面建立。

5月17日—19日 第十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举行。中部六省现场签约合作项目1032个。201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同期举行。

5月22日 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18年5月25日,江淮大众公司思皓(SOL)品牌首款产品正式下线。

5月26日 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召开,部署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5月27日 全省制造强省建设大会召开,确定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统一步调行动,加快推动安徽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

同日 安徽8位科学家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其中陈仙辉、谢毅、潘建伟3位科学家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杜江峰、李建刚、杨善林、吴剑旗、袁亮5位科学家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6月16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墨子号”卫星量子纠缠分发距离超过1200公里,创造世界纪录。

6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6月29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聚创新资源、促进要素集聚、加强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6月30日 省政府发布《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1年,培育和规划建设8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重点打造若干个特色小镇样板,形成示范效应。

7月10日 安徽省新农合全面实现双向跨省即时结报。

7月16日 合肥市新华书店三孝口店转型升级,在全球推出首个共享书店。

7月25日—28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召开,在全国率先将“湖泊实行河长制管理”写入《安徽省湖泊管理保护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8月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

8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从2017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

9月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52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900万亩。

9月1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9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推进林长制改革。当年在合肥、安庆、宣城等地先行试点,2018年在全省推开。至2018年底,全省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52122名。

9月19日 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暨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推进会召开,强调围绕完成年度减贫任务,按照“七个不落、一个不少”要求,全面补缺补差,奋力实现“确保第一方阵、力争位次前移”的目标。

9月21日 宣城市、金寨县、绩溪县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行列,旌德县入选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9月24日 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张劼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11月1日 安徽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试运行,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启“一网一门”新模式。

11月4日 省委印发《关于全面落实中央〈决定〉精神,扎实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意见》。

11月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教育、基层基本劳动就业创业、基层基本社会保险、基层基本医疗卫生、基层基本社会服务、基层基本住房保障、基层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基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11月17日 淮北市、蚌埠市、宣城市、安庆市和当涂县、天长市、巢湖市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合肥、马鞍山、铜陵、芜湖4市通过复查确认。安徽省新入选数位居全国第一。

11月20日 安徽省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12月10日,安徽省首家监察委员会在五河县挂牌成立。12月29日,全省105家县级监察委员会全部组建挂牌,16个省辖市完成转隶工作。2018年1月31日,安徽省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至此,省、市、县三级监察委组建挂牌全面如期完成。

11月30日—12月1日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的决定》《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实施细则》《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修订版)》等。

12月19日 科大讯飞获批建设中国首个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至此,安徽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

12月20日 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BOE(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提前投产,标志着安徽在全球显示领域已成为领跑者。

12月27日 合肥市庐阳区、巢湖市,铜陵市义安区,天长市,怀宁县入选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名单。实验主题为“建立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实验时间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

2018年

1月8日 安徽省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省。

1月21日—27日 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张昌尔当选省政协主席。

1月22日—28日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李锦斌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国英当选省人民政府省长。

1月27日 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突出重点地区、行业、领域,重拳出击,扫黑打“伞”,坚决打赢专项斗争这场硬战。

2月7日—8日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凤阳县小岗村召开,全面部署安徽乡村振兴工作。2月1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2月8日 华米科技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开市钟。这是安徽省第一家在美国首发上市的企业。

2月9日 小岗村召开村集体资产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大会,小岗村村民作为股东首次领到分红款。

同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在省内具备条件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试点,试点期至2018年12月21日。

2月1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组建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决定》。

2月23日 201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陈仙辉、谢毅、吴剑旗获重大成就奖,首批建设的10家省实验室、10家省技术创新中心获得授牌。

2月25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共安徽省委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追授周会明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月26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省政府在省内质量领域授予各类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荣誉,包括省政府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省政府质量奖每2年评选1次。

2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3月6日 安徽省首次单独派出的成建制维和警队出征。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派出的首支维和警队。

3月28日 亚洲单体最大的炼焦煤选煤厂——潘集选煤厂及配套铁路项目建成投产。预计每年为企业增加约90亿元产值。

3月30日 安徽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不动摇,加快推进“三水共治”,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4月2日 省委印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若干规定〉的通知》。

同日 马鞍山、芜湖两市入选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至此,安徽省已拥有合肥、马鞍山、芜湖3座国家级创新型城市。6月5日,安徽出台《建设安徽省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全面启动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

4月10日 全省“守护平安——2018铁拳行动”启动,重点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盗窃侵财类犯罪、城郊及农村地区治安突出问题、涉枪违法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

4月19日 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技术市场资源共享、互融互通合作协议》。

4月23日 省委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见》。

4月25日 全省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快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要求积极创优营商环境,继续精简审批事项,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着力维护市场公平, 不断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4月28日 国务院办公厅通报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名单及激励措施,安徽省获得12项督查激励,位居全国第三位。

4月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0.12毫米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成功下线,再创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纪录。

5月2日 省委部署以鲁炜案为反面教材开展“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

5月10日 康宁合肥全球首条10.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建成量产。

5月11日 省委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

5月1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

5月14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

5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实施意见》。

5月2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

5月25日—27日 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举行。大会以“创新驱动,制造引领,拥抱世界新工业革命”为主题,开展系列论坛、产业对接、项目推介、展览展示等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和投资贸易平台。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同期举行。

6月1日 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就组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打通省际断头路、推进“互联网+医共体”、共建G60科创走廊等一批合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6月2日 省委常委专程赴上海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会址和中共四大纪念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6月19日 世行贷款安徽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获批,贷款金额1.18亿美元。这是世界银行在全球支持的首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6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

同日 省政府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21233.32平方公里。

6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7月12日 安徽滁州、宣城2市及肥东、蒙城、泗县等10县(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7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7月17日 沪苏浙皖大数据联盟在上海共同签署《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大数据联盟合作备忘录》,加快数字资源开放共享。

7月20日 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会暨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推进会召开,强调要咬定总攻目标,紧扣“两个确保”,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殊困难群体、相对贫困区域,精准发力,补齐突出短板,确保实现年度战役连战连捷,坚决夺取三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7月25日 黄山入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是安徽省首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7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

7月30日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8月8日 岳西县、谯城区、怀远县、蒙城县经省政府批准首批退出贫困县(区)序列。2019年4月29日,颍上县、寿县、潜山市等18个县(市、区)第二批退出贫困县序列。

8月17日 省委印发《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实施细则》。

8月24日 巢湖市、天长市、当涂县列入全国50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区)名单。

9月7日 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这是安徽省首个空港型保税物流中心。

9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0月9日 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成立暨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对接会举行。

10月22日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安徽省省级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等。10月2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省级机构改革的意见》。11月28日,新组建省级机构集中挂牌全面完成。

10月24日 2018首届世界声博会在合肥市召开,吸引全球超过7500家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者参加,是首个以开发者为受众的人工智能全生态盛会。

10月30日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

10月31日—11月30日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安徽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对长江及巢湖水污染治理开展专项督察。2019年5月11日,督察组向安徽省反馈督查意见。

11月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徽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方案》。

11月14日 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切实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

11月23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11月2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同日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发布,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10位,中部排名第2位,连续7年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1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12月5日 全省市县机构改革推进会召开,强调要按照《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要求,精心谋划,精细实施,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12月6日 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

12月14日 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成立和聚变堆园区建设启动大会在合肥召开。

12月21日 合肥、蚌埠、阜阳、芜湖、安庆5个城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入选数量居中部省份前列。

12月25日 杭州至黄山高铁开通运营。

12月28日 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空军特级飞行员郝井文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同日 合肥市、马鞍山市、省投资集团签约共建巢马城际铁路。

2018年 全省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2.9亿元提高到30006.8亿元,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0.5亿元提高到53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1981年的425元提高到34393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954年的61元提高到13996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53年的8.7%提高到54.7%。

2019年

1月1日 巢湖渔业生态市级保护区开始全面实行永久全年禁渔。

1月2日 安徽省6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至此,全省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2家(含10家分中心)。

1月12日 第五届徽商奥斯卡全球年度盛典颁奖典礼在合肥市举行,60位徽商企业家、10家商会组织以及10个徽商品牌当选徽商榜样。

1月3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央从2004年以来已连续出台了16个关于农业农村问题的1号文件,安徽省也连续出台16个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推动了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

2月2日 合肥庐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淮北市相山区凤凰山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2月3日 省委印发《关于坚持“三严三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意见》,提出“十力戒十做到”,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总体和长期要求。

同日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专项行动为期3个月,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重点。

2月13日 省政府批复同意苏滁现代产业园更名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此,全省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20家。

2月21日 歙县、黟县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至此,安徽省“千年古县”继寿县、全椒县后增至4个。

2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负增效纾困解难优化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月 安徽省首个5G超高清视频应用试验站点在安徽广播电视台通过超高清传输测试并成功开通。

3月1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取消部分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的决定》,对省政府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交的15项证明,改由行政机关通过主动核查、政府部门内部和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网络核查等方式获取。

3月8日 安徽省首发电子社保卡。

3月15日 安徽省首条自主建设的铁路庐(江)铜(陵)铁路客运列车正式开通运营。

3月28日 《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8)》公布,安徽位居省级政府榜单第1名。

3月28日—29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安徽省与土耳其安塔利亚省建立友好省际关系的议案》的决定。2018年10月23日,安徽省与安塔利亚省建立友好省际关系协议书签字及文本交换仪式在安塔利亚省政府举行。

3月31日 安徽省决定从4月起,利用半年左右时间,在长江安徽段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4月1日,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动员会召开,强调要全面落实“1515”三道防线和“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项举措,打赢打好长江安徽段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加快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4月3日 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作。

4月8日—5月8日 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对安徽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进行督导。6月14日,督导组向安徽省反馈督导情况。

4月11日 201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俞书宏、吴宜灿获重大科技成就奖。

4月24日 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正式开馆。

同日 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科技创新专板在安徽创新馆开板,首批787家科创企业集体挂牌。6月25日,第二批222家企业集中挂牌。

4月25日 省委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深入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求,着力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着力抓好中央巡视和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以一鼓作气、越战越勇的精神,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5月21日—23日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芜湖举行。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同期举行。

5月2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

5月31日 全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会召开,要求聚焦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把握让基层有感这个衡量标尺,认真落实中办有关《通知》精神和省委“基层减负年”工作举措,确保基层减负取得实质性成效。

6月2日 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同日 省政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签署共推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6日 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召开。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目标任务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措施是“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总体安排为6个月时间。第一批从6月开始,8月底基本结束。第二批从9月开始,11月底基本结束。6月9日,省委印发《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

6月18日 省委召开“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阜阳市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为反面教材,深入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6月22日,全省加强警示教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议召开。

同日 我国首条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在蚌埠点火,这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自主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

7月1日 省委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李锦斌作党课报告。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初心使命,勇于闯出新路,勇于自我革命,坚定走好新时代安徽长征路,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编辑:张会生

地址: 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社科大楼二楼 邮政编码:230053 电话: 0551-63417233 (传真)0551-63411194 管理员:E-mail :ahsklbgs@163.com

Copyright ◎ 2008 Anhui Province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皖ICP备08001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