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ahsklbgs@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普及>人文讲坛

%!title()!%

文章来源:普教处      发布日期:2020-10-10 10:36
【字体:打印

 

第169讲  治理能力大考下的高质量发展

[讲席教授  袁维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当前,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袁维海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管理学博士。第十二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党和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安徽省公共政策第三方研究评估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公共管理、政府经济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三报一刊”和国家级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咨询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2部。撰写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多次获得国务院领导同志和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曾多次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和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被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工商管理专业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第170讲  “两源两地”话金寨

[讲席教授  傅敏]

“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主题。在中国革命的伟大洪流中,安徽金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功勋彪炳史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寨后,新华社报道中将金寨定位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何以对金寨有如此高的评价?过往,人们大抵从将军人数位列中国十大将军县第二位的视角讨论金寨;而今,我们有必要将金寨置于中国伟大革命事业的历史脉络中,再度审视其历史贡献和地位,将那些被历史遗忘的重要的人与事,那些被时光湮没的重要历史细节发掘、解说。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思考传承金寨人民在革命时期表现出的伟大革命精神,助力美好安徽建设事业,激发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傅  敏  皖西学院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安徽省大别山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金寨县红色文化研究特邀专家、安徽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巡讲团成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红色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中国社会科学网、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省厅级以上项目十余项,主编著作获得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两度受邀在安徽省电视台做《影响中国的外国人》系列节目。

 

第171讲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调适

[讲席教授  范和生]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问题主要有:1.认知不确定导致心理恐慌蔓延;2.长期紧张状态引发负面应激反应;3.公共卫生危机全球流行加剧社会焦虑恶化;4.长期人际隔离形成大范围社交恐怖氛围。化解心理问题对策:1.强化信息沟通,澄清认知迷误;2.重视心理援助工作,建设心理支持系统;3.注重应激能力培养,提高应对危机素质;4.引导合理人际交流,消除过度社交恐怖;5.构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干预体系。

    范和生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安徽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兼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优秀人才计划”英才入选者、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拉美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安徽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政府立法咨询员、安徽省计生协会副会长、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安徽大学社会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政治社会学、国际政治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出版专著8部,主编各类教材30多部。在《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主持“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项目,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皮书报告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皮书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等各类科研奖项10多项。

 

第172讲  带您一起认识非遗

[讲席教授  樊嘉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本讲从“什么是”、“有哪些”、“为什么要保护”和“如何保护”等四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价值进行深入剖析,重点介绍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分布、种类分布等总体特征,对宣纸、徽墨、宣笔、歙砚制作技艺和徽州髹漆技艺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个案分析,并探讨目前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樊嘉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二级教授,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现任安徽艺术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已经出版《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续)制笔》《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徽州民间信仰》等著作8种。

 

第173讲  大运河文化和安徽

[讲席教授  余敏辉]

大运河安徽段继古扬今、承西启东,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安徽文化特质,是安徽尤其是皖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目前,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虽然在沧海桑田的岁月长河中,现已看不到它曾经“漕运帆樯去似飞”、“万尾鳞鳞汴岸舟”的繁忙景象,但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访问调查等,还是能较好地了解大运河安徽段的来龙去脉,较为全面地掌握大运河安徽段遗产特点内涵,在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背景下,既要深入挖掘大运河安徽段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又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安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余敏辉  历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省淮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十三届安徽省人大代表,曾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十一届安徽省政协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安徽区域(古徽州、皖北)历史文化研究,出版《欧阳修文献学研究》等学术专著8部;参加国家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6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学术月刊》、《文献》、《社会科学战线》、《安徽史学》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2009─201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著作类二等奖,第31届、第32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一等奖。

第174讲  美学大师朱光潜

[讲席教授  宛小平]

朱光潜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几乎是现代中国美学史的一个缩影;他所构筑的博大精深、融贯中西的美学体系和严谨的方法在现代中国美学家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他所留下的上千万字的美学著作已成了任何一个建构未来中国美学体系的探索者所不得不学习的经典,西方有句谚语:越过康德,只能有坏的哲学。那么,绕过朱光潜美学思想,恐怕也只能有坏的现代中国美学!无怪乎胡乔木说在这个领域(指美学)他实在说不出第二个人来!朱光潜沟通、融会中西美学所形成的独特体系一直是启发和引导当代中国美学建设有价值的思想,简单地把它置于一边而不是认真的清理是行不通的,中国美学要真正走向世界,必须从朱光潜“接着讲”。本讲通过追述朱光潜人生和学术发展轨迹以揭示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给现代中国美学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宛小平  教授,博导,第三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研究领域主要在朱光潜与现当代中国美学。主持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朱光潜、宗白华、方东美美学思想形成与桐城文化关系研究》首席。中华书局出版《朱光潜全集》(共30卷)执行编委。四次获得安徽省政府奖。出版《朱光潜年谱长编》等著作8部,国内学术刊物《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80余篇论文,14篇全文为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加拿大《文化中国》、台湾《鹅湖》、《哲学与文化》、香港《人文中国》等发表十余篇。

安徽人文讲坛20207-12月场次安排

(时间15∶00-17∶00)

场 次

讲座日期

选        题

讲席教授

第169讲

7月12日

治理能力大考下的高质量发展

袁维海

第170讲

8月9日

“两源两地”话金寨

傅  敏

第171讲

9月13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调适

范和生

第172讲

10月11日

带您一起认识非遗

樊嘉禄

第173讲

11月8日

大运河文化和安徽

余敏辉

第174讲

12月13日

美学大师朱光潜

宛小平

 

 http://www.ahskj.org.cn/system/2020/07/23/011801210.shtml

 

 



编辑:张会生

地址: 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社科大楼二楼 邮政编码:230053 电话: 0551-63417233 (传真)0551-63411194 管理员:E-mail :ahsklbgs@163.com

Copyright ◎ 2008 Anhui Province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皖ICP备08001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