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社会科学奖奖励办法(修订版)》(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引起了全省社科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大家认为,《奖励办法》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幅度提升高等次奖项比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举,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社科工作者的关心关爱,必将充分激发全省社科界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成高原、起高峰”,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作出社科贡献。
吴华清(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省经济学学会副会长):本次《奖励办法》修订,我感觉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完善评价主体间的分工合作职责,进一步构建了科学权威的评价机制;二是通过对标对表,实现奖项数量与高等次奖励比例双双翻倍。该两项重大调整,既是我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意见》的具体落实;既做到了公平公正与保质保量,又做到了鼓励先进与着眼长远;既是激发我省社科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对全省社科工作者的极大鼓舞与激励,相信一定会发挥导向激励作用,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王朝辉(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奖励办法》的出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充分调动和激发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全省社科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出积极贡献。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省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的工作部署,以《奖励办法》的修订为契机,坚持对标对表、拉高标杆,努力发挥我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以及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建立有组织科研工作机制,努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深化安徽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阐发,推动有全国显示度的优秀成果和全国影响力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崔连标(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在国家级青年人才竞争中,省部级科研获奖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此次我省修订《奖励办法》,不仅将奖项总数翻倍增至300项,还大幅提升一二等奖的获奖比例,把二等奖以上占比提至80%,这一举措必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我省文化繁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培育强大的思想库和人才库。一方面,提高奖项比例,无疑会激励更多青年学者投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这有助于引导青年人才更加自信地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全国社科研究领域争取更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提高奖励等次体现了对推出高质量成果的重视,这将促使年轻学者在研究中追求高质量、注重原创性,为青年学者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方向指引,使他们在学术道路上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为他们注入强劲动力。
汪明洁(黄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奖励办法》修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务实创新之举,是全省社科界一次重大机遇,是一件大事喜事。作为我省社科领域最高奖项,省社科奖对推动社科研究、引导研究方向、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此次修订,奖项总数和一、二等奖比重大幅增加,将进一步激发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科研究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有助于更多英才和优秀成果脱颖而出。黄山市将紧紧抓好《奖励办法》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让广大社科工作者学透办法、领会办法、用好办法,以此为标杆,不断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团结引领、有效激发专家学者从事社科研究热情激情,努力发挥徽商故里、徽文化发祥地的独特优势,深挖徽文化资源富矿,全面挖掘、整理和形成一批优秀社科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全市社科研究水平。
Copyright ◎ 2008 Anhui Province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皖ICP备08001559号